XX年985重点大学开学典礼校长讲话稿2013年985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讲话稿9月开学季,各个大学迎来了一张张青春的面庞。从踏入象牙塔之日起,新生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实现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过渡,而带他们完成这项任务的有辅导员、老生,还有大学校长。每年的新生第一课都是由校长、书记主讲的,今年,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做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同学们,未来几年,大家将在燕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近些天,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话在你们入校第一课上表达我内心的祝福。思前想后,我想把一句话赠予刚刚入校的你们——做一个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北大是精神的乐园,自由的乡土,但她首先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知的最高学府。1941年,毛主席曾专门给在苏联上学的两个儿子写信,他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如果不考虑这段话的具体背景,毛主席从一般意义上对年轻人提出了希望,那就是潜心学问。只有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将来才可能在各个领域成就大事。同学们唯有心无旁鹜、一心治学的思想准备,才可能在未来几年里走得顺畅。今年5月,在范曾先生的倡议和主持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在北大进行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精彩对话。当时我也在对话现场,很受启发。科学和人文,是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观察、发现和理解世界。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北大,文理兼修、通融并蓄的学术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辜负了大好时光,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吸收一切有益的养分,因为只有视野开阔了,气象才会更宏大。讲到这里,我还想问问2013级的同学们,在北大生活开始第1页共10页之前,你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何来到北大。几年后,我又将以怎样的身影告别北大。如果想过这个问题并有了清晰的答案,那你们应该为自己鼓掌;如果还没想过,那么不妨多用点时间去想一想。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回答。作为校长,我不会给一个标准答案,我只想提醒大家,以你们的智商和经历,可以拥有很多的选择,但为什么单单选择来到这里。从一个更大的层面和意义上讲,你们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期望。同学们来北大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出国、读研,或者找工作,这些现实的发展,可以是短期的奋斗目标,但不能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要记住,树立了什么样的志向,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路;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就拥有了什么样的人生。同学们是当代青年群体的佼佼者,你们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播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燕园的几年,同学们不仅要认真研究怎样做好学问,也要思考如何立身做人;不仅要恪守学术道德,也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养一种为学和做人的高贵品味;不仅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发出印有你们标记的一份热度。复旦人的气质■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每年欢迎新同学的开学典礼,我感到对复旦总是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复旦这两个字本来的意思就是太阳再一次升起。而你们各位就是复旦校园里初升的太阳,是你们让复旦永远保持着朝气蓬勃。复旦非常庆幸拥有了你们。虽然你们已经戴上了复旦的校徽,但要真正成为一位复旦人,我觉得还要有一种特殊的复旦气质。复旦人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样一种自由。前苏联的作家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一书中对大学生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描述:“在一大学附近的小杂货铺里,大学生们常常带来厚厚的书本,用手指头戳着书页,面对面地喊叫。个人说着个人所喜爱的真理。他们有着我说不出来的思想,我对这些人的喜欢几乎到了发狂的程度。第2页共10页感觉就像一个被允诺给予自由的囚徒。”这个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基于博览群书、思考和争论的基本学习和研究的方式,也是大学中诸多的求知学问、追求真理的基本方法。这种争论不但应该发生在学生之间,而且更应该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当我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我和著名的物理化学教授、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