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小组设置思考**县**镇抚地村现有人口1071人,其中党员35名。近年来,该村党员相互关系发生了“两减两增”变化,即固守传统种植的党员之间的联系减少,带头作用不明显;同住一个村小组的党员之间的联系减少,党小组趋于松散;从事新品种种养的党员之间的联系增强,有建立党小组的需求;从事同一产业的党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带头作用明显。对此,从**年底始,该村党支部尝试进行党小组设置创新,变“地域划分”为“产业划分”,依据党员生产技术特长,设立专业党小组,使党小组成为引领产业发展壮大的“火车头”,带动了生姜、雷竹等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一、基本做法该村党支部紧密依靠党员群众,充分尊重客观现实,在组织设置、党员划分、确定任务等工作上,既体现了党组织、党员及群众的意愿,又符合了产业发展需求,从而使专业党小组设置得以顺利进行。1、根据发展需求,创新党小组划分。村党支部根据全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决定取消原有的以村小组为单位划分的5个党小组,新设立生姜、雷竹、林果、养殖和面包等5个专业党小组。同时,根据党员的思想素质、技术特长和意愿,采取“个人报名、群众公议、支部审定”的办法,确定每个党员应参加哪类专业党小组。目前,全村35名党员全部参加了专业党小组,其中生姜党小组4人,雷竹党小组6人,林果党小组10人,养殖党小组9人,面包党小组6人。2、严格选任标准,配强党小组组长。依据“思想政治素质好、致富技术好、带头作用发挥好、群众基础好”的“四好”标准,经党员推选、支部审议,配齐配强专业党小组组长。党员蔡丁有多年来致力于生姜栽植,掌握了一整套的种植技术,使生姜亩产量超2000公斤,亩产值超6000元。在他的带动下,严家塅村小组17户群众中,有12户参与了生姜种植,面积达60余亩,使该村小组成为生姜种植专业组。经党员和群众推选,第1页共4页蔡丁有担任了生姜党小组组长。现在,全村5个专业党小组的组长都是各个产业的技术能手、“双带”党员和群众公认的致富“领头羊”。3、结合产业特点,明确党小组任务。各专业党小组在明确政策宣传、团结群众、维护稳定等共性任务的基础上,突出了带领产业发展的个性任务。各专业党小组在党小组长的带领下,对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提出产业发展规划,提交党支部研究决定,然后由各党小组组织实施。林果党小组根据群众好种果树的传统习惯,对全村种植能手和面积进行调查,提出用3年时间,新培养林果种植能手20名,实现户均林果2.5亩、年增收600元的发展目标。目前,全村5个专业党小组都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并采取结对帮扶、集体帮扶等多种方式,向群众传技术、援资金、送信息,推动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4、对照管理要求,健全党小组制度。为提高各专业党小组凝聚力、战斗力,对照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村党支部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小组组长例会制度、党小组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小组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党小组联系群众制度等制度,规定支部每月召开专业党小组长例会1次,各党小组每月组织党员学习不少于1次,各党小组至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每个党员每月联系帮扶群众不少于6次。通过制度建设,专业党小组的活动得到规范,活动质量得到提高。二、主要成效该村实行专业党小组设置,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提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新载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增强了党员使命感,发挥了党员“双带”作用。实行专业党小组设置后,通过党员联党员,党员联农户,互学又互助,既提高了党员的致富能力,又增强了党员责任感,新添了“双带”驱动力。党员钱明是雷竹种植专业户,自从担任雷竹党小组组长以来,他更加热衷于雷竹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市场信息的搜集,带动了全村20多户群众种植雷竹,雷竹种植面积发展到200亩,产品从单一的鲜竹笋发展到笋干、种竹、晾衣杆等5类产品,使每亩雷竹年收入超过500元。目前,全村“双带”党第2页共4页员已达28人,占党员总数的80%。2、加快了产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党小组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对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党小组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