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支部的做法目前遇到了一些难题,农村支部书记人难选、素质不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充分认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必要性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XX省XX市有200万农业人口,就有4971个行政村。不少村存在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配套少、环境差、功能弱的问题,如果以一村一庄谋划建设新农村,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在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突破现有村域、乡域的界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对农村现有的产业、资源、市场要素等进行重组,优化配置,促进农村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节约。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对传统设置模式进行创新调整,才能在新农村建设的战场上充分发挥发动群众、组织引导、统筹协调的作用。XX县区根据经济落后、人口分散的实际情况,通过综合改革,集中联片开发,围绕重点村进行整合在重点村设置党总支,下辖若干村支部,对联片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取得了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效果。第1页共6页部分村级班子自身的素质低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干部本来难选,加上近几年许多党员外出打工,致使不少农村特别是偏僻小村很难选出合适的村干部,只好“矮子里面拔将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复合性工程,农民迫切需要村干部成为发展生产的组织者、农民致富的带动者、乡风文明的倡导者、村容整洁的管理者、民主管理的推动者。这就要求党组织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创新设置方式,拓展选任范围,拓宽用人视野,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XX县区梁家坪乡的两个村庄相距不到3里地,两村人口都比较少,人才缺乏,村支部几经调整,仍不能选出好的支部书记。乡党委针对这两个村的实际情况,择时对其党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合并为一个班子,通过选举包联这两个村的一名副乡长当选为联村支部书记。两村联建后,财力、人力都比过去有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发展。村与村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差异等原因,各村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在一些地方,村与村之间还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剧之势。同时,强村富村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拓展发展空间,解决用地紧张、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而经济薄弱村则在具有相对富余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的同时,面临人才短缺、技术短缺、资金短缺等问题。双方迫切需要优势互补,缩小差距第2页共6页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根据强弱双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XX县区文笔塔镇岫蜒峁村紧邻山西鲁能河曲发电公司,先后引资2.7亿元,建起了11个股份制企业。XX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倍。而相邻的一个村各方面基础较差,村支书多次调整,但基本状况没有多大改变,群众意见很大。镇党委决定两村建立联合支部,由岫蜒峁村原村支书担任联合支部书记,在不长时间内,岱岳殿村年久失修的道路得到了整修,多年来积累的一系列矛盾也逐步得到化解,村里工作蒸蒸日上。二、科学构筑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新格局我们借鉴各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进行调整,根据实际构建新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具体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实行村与村、村与企(乡镇企业)、村与居(居民委员会)之间联合建立党组织,以实现优势互补或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发展。一是村村联建。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针对有些相邻村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行村村联建,建立联合党支部。在组织上实行统一领导,以建立稳定的互利和帮扶关系,形成以强带弱共同富裕的新格局。二是村企联建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发展为目标,突破行业界限,将村镇骨干企业与经济薄弱的村通过村企联合建立党组织的形式联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