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于古代文明留给现代社会的标志性遗迹或遗物,是有所了解,或耳熟能详,如一提到埃及,关于金字塔及木乃伊等,都能说上一些,但是除个别学生有兴趣外,多数学生对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和神奇深入了解不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都喜欢探究神秘的内容,六年级学生也有探究的条件,如相关书籍及网络上都能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有一定的整理的能力。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是: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古代文明在许多方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注意在学习内容上忌求多求全,蜻蜓点水,所得有限,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深入了解,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教师牢牢把握住兴趣这根线索。通过诸如“金字塔在什么神奇的地方,还有哪些谜团至今人类还未解开”等问题,调动和指导好学生的探究学习。设计思路品德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习得,还要建构这些知识的品德意义。本课教学紧紧抓住“伟大”这个题眼,以“神奇”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古代文明遗迹及遗物神奇之处,体会文明也就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即使到现代社会仍然充满意义,我们在欣赏这些文明,也在学习这些文明,心中充满崇敬之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钦佩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能力目标: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知识目标: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55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古埃及及希腊文明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学生准备:利用图书及网络对古埃及等文明古国、以及希腊文明感兴趣的问题作专项搜集及介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4-P76P79-P81内容,话题为“文明古国的瑕想”“爱琴海上的回声”。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7-P78页内容,话题为“母亲河与文明古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文明古国的瑕想1.课件展示尼罗河风光。导游阿卜杜拉带领大家沿着尼罗河走进古埃及。2.师: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3.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1)埃及的农业和数学师: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带来了哪些问题,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2)埃及的建筑艺术师: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学生介绍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小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化。(3)古埃及历法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面,分析: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同的历法。(4)古埃及象形文字55课件展示图片,师:猜一猜它是什么。师:这种象图画的东西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埃及现行文字。这种文字已被成功破译,是我们对古埃及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5)木乃伊课件展示木乃伊图片。学生介绍木乃伊的情况。师: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