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表面积》教案明德小学宋玉江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抽象归纳等方式,主动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班级放学后地上的废纸。出示:你知道吗?据调查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同学们,看到这满地的废纸和了解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学生发言。(引导说出要做到回收废纸)为了能让同学们重视回收废纸这件事,我想让后勤的老师为咱班做一个这样的收废纸的木箱。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盒子?(长方体)2、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以前学会了哪些与长方体有关的知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现: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追问:指什么相同?重点说面积相等。3、要做这样一个木箱,我们至少要准备多大面积的木板呢?学生自由发言。师:有同学感到茫然了,要求做这个木箱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木板实际上是求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所需木板的面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师追问:为什么是6个面,而不是一个、两个面呢?(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点明课题: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板书: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二、探究新知1、再次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1)学生齐读概念师:表面积顾名思义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呢?生: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它的6个面的面积总和。(2)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一个长方体,用手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摸给你的同桌看。(3)你有办法一眼就能看全长方体的表面积吗?学生发表意见。2、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师:对了,我们可以把这个长方体剪开,展开之后会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剪开的过程)。师:现在你能一眼就看全长方体的表面积了吗?生:能师:现在还是立体图形吗?生:不是。师:是什么图形?生:平面图形。(2)学生操作。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这样方法把你手中的一个长方体变成一个平面图形。同学们的展开图要像大屏幕出示的一样。学生操作。(3)师:在这个展开图上,你能找到原来长方体的6个面吗?(能)师:下面同学们就与另一个长方体相对照,找出出展开图形的上、下、前、后、左、右面。并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与大屏幕对一下,标以对的同学请举手。(4)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我们在展开图上找到了长方体的6个面,这6个面都是长方形,每个长方形都有它的长、宽,那你能完成这份自学提示吗?自学提示:上、下每个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面积是();前、后每个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面积是();左、右每个面的长是长方体的(),宽是长方体的(),面积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师:同桌之间合作完成自学提示。(5)汇报:A、分别计算出6个面的面积,再求和B、分别求出每一组对面再求和。(1个面×2+1个面×2+1个面×2)C、先求出3种不同面的面积和再乘二。(3个面相加×2)第一种:课件将所求的每一个面都闪动一次。第二种:学生汇报时要追问算式中各部分求的是哪两个面的面积。(课件随之闪动)第三种方法:这种方法你能理解吗?3个不同的面同时闪动。生: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面,每一组相对面的完全相同,每一组求一个,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二。师: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6)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最简便?2、现在老师给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吗?出示:长7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学生试做。三、训练反馈1、现在我们就来解决前面我们留下的问题,做这样一个木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