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2、读背《三字经》节选,了解大致意思。3、猜字谜中能猜出谜底,并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能恰当地运用ABB式的词语。2、读背《三字经》节选。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出示文字:星期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到果园参观,金灿灿的黄瓜花、香喷喷的甜瓜,吃起来味道肯定顶呱呱,同学们看得直愣愣地流口水,但是没有一个人偷摘。一个贼溜溜的小偷拎着麻袋偷水果,这会儿正在偷摘圆溜溜的青葡萄,放在嘴里一尝,酸溜溜的不好吃。果园的管理人员发现了,大喊捉贼,小偷灰溜溜地赶紧逃。你发现划线的词语有什么特点?(是叠词,ABB式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先来认识几个这样的叠词。二、词语链接,积累运用。1、出示“我的发现”中的词语。(1)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诵读,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强调“绿油油”的“油”的读音是一声。(2)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3)我们再观察词语的每一行,都是形容什么事物的,小组交流一下。(横排第一行是描写人物外貌的,第二行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第三行是描写景物的,第四行是描写颜色的。)1/3(4)选择一个叠词,说一句话,比一比,谁用的词语最准确。(5)比较一组句子。教室里很静,同学们都在看书。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在看书。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第二句,因为静悄悄更能突出教室里静,比“很静”表达的意思强烈。)2、小结:看来叠词的表达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所以我们以后在说话或者写习作的时候,要恰当地使用这些叠词。3、课外拓展:你能不能用上一连串的叠词,说一段话。第二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一、诵读《三字经》,理解感悟。教师出示书中《三字经》节选的内容。1、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三字经》。不认识的字或者词语通过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2、同桌互相朗读,你能读懂哪句话,和大家交流一下。3、你还会背诵《三字经》中其他的内容吗?4、教师激起同学课外背诵的兴趣。教师小结:《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和节奏,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语感;同时长期的朗读和背诵,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记忆力,刺激幼儿的大脑细胞更加活跃、敏锐,从而提高智力。“读读背背”选的是《三字经》里的内容。《三字经》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这几个句子的意思是:(1)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大的差别。至于后来人性的千差万别,那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不同的教育造成的。(2)年轻时不好好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如果年轻时不刻苦读书、努力学习的话,到了老年,能有什么大作为呢?(3)刚采出来的玉石如果不经过玉匠的打磨,就成不了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4)做儿女的,在年轻时应当亲近、尊敬老师和友人,学习人和人之间交往的礼节。二、读读记记,积累运用。出示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这些都是本册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1、先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准字音。2/32、简要说一说词语的意思。3、选择其中的词语造句,互相评议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准确。4、抄写词语。三、猜猜字谜。1、读一读:仔细认真地读几遍。2、猜一猜: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3、对一对:答案是口,你猜对了吗?4、编一编:模仿谜面的句式,再编一个字谜。可以和小组合作编。课后反思:园地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当堂学会,并进行竞背,当堂任务当堂完成,效果不错。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