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度浦东新区中学体育学科(初中)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全国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中学体育与健身学科特点,深入探索教研体制的改革创新、研究问题、采取新举措,力求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专题研究和主题化、项目化、整合化的学科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区域的教学质量,为浦东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二、工作策略1、根据大浦东的特点,建立适合浦东教研工作的运行机制,促进分片区活动片署联动,资源共享的教研模式。2、加强师次队伍建设,强化工作规范,营造良好氛围,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形象,追求卓越。3、四管齐下,强化整体,即重视课程,教学,教研和资源的管理,确立整体意识,深化对课程实施的研究。4、以细研教材为抓手,抓好点面结合,积极推进课改经验与成果。5、评价项目深入实验,经过几年学生学业评价软件的使用,2010年下半年起在全区全面推行,并逐步与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日常成绩记录接轨。6、网络教研进常态,即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序链接,主题与全年学科教研的重点保持一致,力求更多的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并得到发展。7、搭建平台,参评分享,基于市组织的各种评比活动,选拔和推荐优秀教师、优秀论文等参加评选,同时,组织好教学观摩活动包括全国、市、区等,让教师分享成果,提升专业素养。8、追求整体一致有效,即关注课程、教材、教学和教研的整体性,文本设计,教学和过程评价的一致性,课内、课外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性,意识、习惯和心智,能力获得的可测性。三、主要工作(一)加强课程整体实施指导,着重在以下五个方面:1、三类课程的有机整合。2、课程实施中正确把握“三维目标”。3、丰富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14、加强课程的整合与育人功能。5、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具体实施指导。(二)抓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是加强教研工作更好地支持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1、面上深化实施,研究“教学五个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强调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改进。2、根据教研部要求,为促进南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实施,组织新区南片学校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三)抓好学校教研组、校际教研联合体、区学科中心组的建设1、学校教研组、校际教研联合体建设要加强辐射效应,推广优秀教研和学科教研联合体的特色和先进经验。2、新一届区学科中心组的组建(9月下旬完成)。(四)推进课程实施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1、培养一批网络教研需求人群,积极参与网络建设。2、继续尝试网上教研,组织网络教研技术层面的学习和交流。3、丰富网络资源,各校必须提供教学资源2-3个,以后要求人人上贴。4、运用“评价软件”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并网络教跟进,听取运用“评价软件”使用的意见。(五)科研工作浦东新区中学体育科研水平近几年来大有进步,参加市体育学科论文评选获奖率较高。1、加强对2010年批准立项的区级青年教师研究课题的指导。2、积极准备第三届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论文的征集工作,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进行指导,争取在市论文评比中获奖。(六)常规教研工作1、加强教研组长及有关教师的培训。主要内容:(1)新学期学科工和布置,明确教研运用机制,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2)“体育评价软件”操作使用介绍。2、“侧手翻”或“前后滚翻”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索。3、初三体育考试有关项目质量的研究,以研究教材,讲究动作规范专题组织2专场活动(张江集团学校)。4、以细教材、重环节、出效益为主题,组织区片2至3场教学展示活动。5、教学调研工作,本学期根据教研部安排对浦泾中学(第三周)、澧溪中学(第五周)、龚路中学(第七周)、三墩中学(第九周)、华林中学(第十三周)老港中学(第十五周)进行教学调研并反馈调研情况。(七)有关专项工作1、组织好第4届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体育与健身”课展示(第八周),浦东新区教学展示周,以展示教师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为重点,推广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同时,造就一批名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