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5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反思模板实践收获今天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的一篇文章——《搭石》。课文语文质朴、境意秀美,自理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今天我教学的是课文的第一跟第三自然段。也就是什么是搭石,感受众人走搭石之美。在知搭石部分中,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的石头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摆上一排”去感知搭石,介绍搭石,从而体会摆搭石是有讲究的,也让学生感受家乡人们想的周到、细致。学生回答一个,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个,然后根据这些语言进行研究训练。课文写了有关搭石的三个画面,然后对中段年级整体把握文本进行训练,让学生概括这三个画面。我重点研读的是第三自然段,也就是众人走搭石的部分。这里让学生通过“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个句子,感受众人走搭石的画面之美。通过对协调有序的理解,感受一行人走搭石时心中想着他人,走好自己,为的是不让别人落水。今天的这堂课,在前面部分的教学还是在我预设之内的。但是后面,教学第三自然段部分,有两点是我没想到的,学生对字词的预习跟文本的解读。部分学生对字词的预习没我想的好,对文本的解读是超出了我的预设。之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是无误的,后面再研读的时候,个别同学就体现出来了。“这段文字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没”,有个孩子直奔中心了,把我要上的都讲完了。我预设是学生说道“每当上工、下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里,因为这里是体现最直接的画面美,我让学生看大屏幕出示的画面来体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也需要大家探讨。“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我今天教学的时候是先概括后具体的,这个动作是协调有序的、后面是对这个动作进行更具体的描绘。也有的说这三个动作美、音乐美、画面美是并列的。希望大家提宝贵意见。问题建议白板还些还需要多实践。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