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控制测量一、工程概况中山博览中心工程位于中山市东区紫马岭南片区西北部,紧邻博爱六路。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16950m²,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5680m²,常年展厅地上建筑面积44668.6m²,综合展厅地上建筑面积28576m²,地下建筑面积36512m²。结构形式为:综合展厅和常年展厅以及广场屋顶的上部结构是由钢结构/拉索主桁架、次桁架、柱和中间框架体系组成。楼板系统为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会议中心为框架结构。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钢和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三、测量准备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2.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3.人员的组织,本工程人员安排见下表测量人员安排职务姓名岗位责任具备的条件测量主管陈锦杭工作组织安排,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从事测量工作5年测量放线员李耀基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8年测量放线员谢宝昌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6年测量放线员陈少贤测量放线操作从事测量工作2年4.为了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及钢结构安装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激光经纬仪、精密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配置详见下表:测量仪器配置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全站仪Topcon602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闭合导线;楼层、钢结构的测量放线。角度测量精度±1″距离测量精度±(1mm+2ppm.D)水准仪AL1332标高抄测±0.7mm精密水准仪AL132-C1沉降观测±0.3mm激光经纬仪TDJ2E1角度测量、轴线垂直引测2″钢卷尺50m2标高传递、量距1级四、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1)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要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2)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3)控制桩保护见下图控制桩保护示意图2.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两级测设,首级为平面控制网,二级控制网为建筑物轴线控制网。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GPS00I713、GPS00I714、GPS00I715为基准,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平面控制网共布设5个基准点分别为A~E控制点。二级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总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综合展厅、常年固定展厅、会议中心三个建筑物的控制轴线。首级平面控制网标高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GPS00I0713、GPS00I0714、GPS00I0175为依据,引测到现场首级平面控制网B~E控制点,建立水准基准组。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形成正式基准点资料,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这样控制点B~E组成测量总控制网,可以用于护坡监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准点。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首级控制网一级≤5≤1/20000二级控制网二级≤10≤1/100004.轴线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本工程建筑物的轴线平面控制网如下图所示轴线平面控制网5.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轴线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