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读《践行三严三实,深化作风建设》有感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三严三实”是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员令!是作风建设再出发、再起程!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上星期,我学习了《践行三严三实,深化作风建设》这个课题时,再次聆听了张老师的传授、讲解,受益匪浅,获益良多,进一步使我加深了对“三严三实”的理解和认识----“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辅相成。“三严”是“三实”的前提基础。“三严”中“严以修身”是根本、“严以用权”是关键、“严以律己”是保证;“三实”中“谋事要实”是基础、“创业要实”是保证、“做人要实”是核心。“三严三实”,是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精神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新时期作风建设从提出禁止性规定、制定负面清单至立标尺树榜样,逐步走向“全方位”,这是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走向“严要求”。《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领导干部如何深化作风建设、标杆立尺树榜样,是关系到一个地方党风正、政风1畅、民风顺、形象好,关系到一个地方跨越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深化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正党风、促政风、促社风,塑形象。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我认为,在新常态下,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建章立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到各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均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全市上下吹起了为民、务实、清廉之风,整个社会风气也为之焕然一新。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清醒地看到,当前还有一些作风问题的整改没有完全到位,“不能”、“不想”的问题在一些基层单位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直面群众的“窗口”部门在落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上还存在偏差,发自内心放“四风”的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性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旦出现松懈,一旦放松了作风建设“总开关”,就会“风过草抬头”。因此,我们应当抓住“正党风、促政风,促社风、塑形象”专题讨论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实际,找出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二是注重统筹兼顾,推进实干兴市。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大战略”(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项工作部署(抓落实、促发展,抓基层、强基础)和我镇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以“三严”为镜,将“基层、强基础”内化于心;用“三实”为尺,把“抓落实、促发展”外化于行,“正党风、促政风,促社风、塑形象”,以实干兴市为根本,凝全市之心,举全市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2新常态,坚持港、产、城“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海港经济不旁移,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不懈怠,坚持依法治市不停步,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而就岐石镇而言,我镇将抓住全县大发展契机,围绕“打造石化下游产业园区,构建和谐幸福新农村”的工作思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强施政用权之基,抓律己修身之纲,解谋事创业之要,兴为民务实之举,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树立新观念,谋划新发展,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力争在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产业发展和加快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坚持引领示范,弘扬正气清风。贯彻落实“三严三实”,“正党风、促政风,促社风、塑形象”,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率先垂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树标杆、作示范,防止“灯下黑”;要拧紧思想和行动“总开关”,自觉做政治上“明白人”、“清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