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蒙古族分布:•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蒙古族民歌•1、蒙古族民歌按题材分为狩猎歌、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儿歌、叙事歌等;•2、按体裁分为长调歌曲(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短调歌曲。•长调歌曲曲调舒展悠长,节拍自由,多为散板,具有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牧歌、思乡曲、赞歌、宴歌多属长调类。代表作《辽阔的草原》《牧歌》。•短调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整齐,具有叙述性。代表作《嘎达梅林》《黑缎子坎肩》。蒙古族特色乐器马头琴•马头琴,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它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蒙古族音乐特点•多为五声音阶。曲调起伏较大,音域也较宽,演唱者常在演唱悠缓的长音时加入一些装饰音或装饰性的颤音,以造成活泼的情绪或委婉的风格,并往往在长音后的短小上滑音上结束,曲调柔和圆润。藏族分布•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藏族民歌—酒歌•“酒歌”是我国藏族民歌的一种,每逢婚礼、节日、亲友相聚时,人们边唱边喝,歌词多为即兴编唱,还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内容多为祝福、赞美、劝酒等。•《酒歌》这首歌曲又称《年轻的朋友》是我国藏族广为流传的酒歌。藏族歌舞•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点。•分果谐、果卓(锅庄)、热巴、囊玛、堆谐(民间称为“西藏踢踏舞”)等。•囊玛,是藏族歌舞中非常重要的形式,许多人称其为宫廷歌舞或古典歌舞。室内表演,代表作《宗巴郎松》。藏族乐器•扎木聂(右图),意为声音悦耳的琴,又叫六弦琴。•铜钦(如图),是藏族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长3-5米,是藏族体型最大,音量非常大。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古典套曲等许多种;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等,表演时自拉自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民间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婉转,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形式,民间说唱也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埃尔帕米希》、《古鲁黑拉·苏里唐》等最为流行。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舞姿舒展,展示浓郁西域风情的《阿衣江》、《乌帕尔》、《他纳瓦尔》、《哈拉增》等民间舞蹈最为流传。乌孜别克族新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等12个少数民族。被称为“歌舞之乡”。热瓦甫乐器冬不拉都塔尔维吾尔族民歌•维吾尔民歌特点:①吸收中原音乐、欧洲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益成分。•②民间音乐的节奏以各种各样的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欣赏《牡丹汗》常见的新疆歌曲•《牧马之歌》新疆哈萨克族•《玛依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疆塔吉克族•《达坂城的姑娘》•《送我一支玫瑰花》新疆维吾尔族•《阿拉木汗》苗族分布:•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贵州苗族飞歌。•歌曲的特点:音调高亢嘹亮,曲调明快,节奏自由,热情奔放。•舞蹈: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芦笙舞朝鲜族音乐•1、朝鲜族音乐属中国音乐体系,他们称民歌为“民谣”。•2、乐器:长鼓及伽倻琴(课本72)。•3、长鼓舞见右图。对比歌曲《酒歌》《一杯酒》《歌唱美丽的家乡》•《酒歌》(藏族):2/4拍,大调式,篇幅短小,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情绪热烈,曲调热情、婉转、流畅;速度较慢•《一杯酒》(乌孜别克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