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VIP免费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_第1页
1/2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_第2页
2/2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正式发布2014年5月20日上午,2014年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研讨暨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为了更好地调查我国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与生活方式特征,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在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市学生网络生活调查的基础上,于2013年底,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渤海大学六所高校,选择北京市、重庆市、广东省、江西省、甘肃省和辽宁省等六个省市的中小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全面调查。发布会上,蓝皮书首席专家黄荣怀教授代表项目团队对蓝皮书的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调查发现,在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方面出现以下特点:在学习方式方面,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有较大差异,小学低段学生更喜欢听讲,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更偏好小组讨论,高中学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总体上,学生偏好的课堂学习方式在不同省市存在差异。互联网正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有41.2%的学生经常阅读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在不同省市,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存在明显差异。网络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但需关注其产生的两大不利影响——“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其次,在网络应用方面,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整体呈现低龄化发展特点。学生上网场所呈现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学生对网络信息具有较强的防备意识与质疑能力。学生用网程度存在差异,1.9%的学生处于“过度用网”状态,超过10%的学生曾有网上受骗经历。在网络素养方面,“过度用网”学生的综合表现明显低于其他学生。第三,在家校联系方面,仍以学校引导家长参与为主,网络在其中正发挥积极的作用。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网站及相关网络环境在支持家校联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喜好呈现多样化,但总体倾向于不喜欢。“英语”、“数学”、“语文”、“物理”是主要的补习科目。“奥数”在个别省份的竞赛补习类科目中排在首位。中学生普遍反映课业负担重。第四,在休闲生活方面,学生在上学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时间基本保证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值得关注的是,仍有一定比例的中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间不超过5小时。学生超过四成的休闲时间用于互联网活动。学生的休闲活动呈现多样性,户外休闲活动最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网络音视频及网络社交活动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我国中小学生已初步显示出“数字原住民”的多种特征。中小学生初始触网年龄日趋低龄化,学生上网场所呈现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互联网已成为当前中小学生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偏好的课堂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但课前预习情况普遍不理想。在家校联系方面,网络已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课外补习现象在多个地区普遍存在。中学生还存在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学生休闲方式呈现多样性,网络音视频和网络社交活动已成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同时学生认可户外休闲活动对其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教育技术学会秘书长刘雍潜、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杨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等领导、部分专家学者、教师和部分媒体出席了发布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度全国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