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义务教育法讲话发言稿 (2)VIP免费

义务教育法讲话发言稿 (2)_第1页
1/2
义务教育法讲话发言稿 (2)_第2页
2/2
义务教育法讲话稿对新《义务教育法》中“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XX省XX县区第三小学梁有丰【中文摘要】近几年由于教育改革和资源整合,农村学校进行网点布局调整,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各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城市学校教育发展的对比,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就更加明显。本文试从“转变领导‘决策观’,打破壁垒保护界限;树立‘大资源观’,突出人才共享策略”两个方面来阐述在农村教育教学中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关键词】新《义务教育法》教育均衡发展资源共享义务教育在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着如何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问题,均衡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这一点已由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新《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要求,“国务院XX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师资力量均衡发展,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我镇“十五”期间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合并9所薄弱学校,原有的14所学校被整合为5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各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城市学校教育发展的对比,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就更加明显。如果要使我镇的教育发展向着“均衡的发展”目标迈进,首先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始着手进行:1.转变领导“决策观”,打破壁垒保护界限我镇学校布局调整后,有的学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第1页共2页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有的学校教育资源也比较雄厚,但利用率不高;还有的学校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也制约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说,各学校领导还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这就造成了同一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出现。要想改变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同时,由于在短时期内无法大量增加资源总量的现实情况下,就非常需要各校领导站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全局观念的高度上,打破各校壁垒保护界限,穿越学校边界的束缚,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把全镇的学校建设成一支没有“围墙”的学校。因此,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取决于基层所有领导的决策观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付诸行动。教育心理学上说“意动才能心动。”2.树立“大资源观”,突出人才共享策略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看来,“资源”是专指学校的基础硬件而言,其实这就是对“资源”的狭隘理解。不仅硬件是资源,教师可以是资源,学生也可以是资源,甚至各自的校风、校史、所处的社区,都是宝贵的资源,这就是“大资源观”。各校领导要充分挖掘和开拓这一“大资源”。在这种“大资源观”下,各校可以整合教育资源,进行资源共享,让所有学校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而在资源共享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力资源的共享,因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今年,我市针对这一问题,首次进行了“跨校挂职交流”的尝试。“跨校挂职交流”,即将资源薄弱学校的干部或骨干教师派到优质资源校兼职或任教,进行学习交流。时限为半年或一年。但我认为这种人力资源共享较单一,如能将优质资源校的干部或骨干教师派到资源薄弱校兼职或任教,进行交流指导。就会形成人力资源共享的双向流动,再结合上级政府实施的“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村村通”工程,一定会极大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之,“教育均衡发展”这一问题已被新《义务教育法》确定为今后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方向,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去实践,在立足现实中,不断去探索、创新和完善。促进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目标。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义务教育法讲话发言稿 (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