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教案大团高级中学倪琳燕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2.体味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哲理。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命变化过程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教学设计:这是一篇情景理交融的哲理性散文。学生在阅读上不会存在什么具体的困难,但是,要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在教学设计上,我把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运用象征的手法表情达意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对象征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的哲理。为了检验和巩固教学目标,我还设计了仿写的环节,让学生试着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另外选取一种自然界的事物,并由其特点阐释感悟。这样,今后学生在阅读类似文章是就有章可循,也对其今后的写作起到一点辅助的作用。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教学意图一.导入1.师问:同学们都尝过草莓吗?草莓的味道是怎样的?想不想再品尝一下?2.今天我们要品尝的草莓不是用嘴去品尝,而是用心去品味。(引出课文《草莓》)1.生答:尝过,甜的,想。由生活中人人都尝过的草莓入手引出本文。活跃课堂气氛。二.整体感知,明确手法1.介绍作者。2.请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3.师问: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什么?草莓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个部分有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不是草莓,而是人生。作者是借由草莓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感悟。这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对托物言志这种手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三.细读课文,分析内容1.作者是怎样从草莓联系到人生的?明确:先有草莓联想到季节的更替,再由季节的更替想到人生的不同阶段。2.六月的草莓与九月生:六月的草莓代表了夏季,象征着青春;九月的草莓代表了秋季,象征着成熟时期。首先让学生把握住文章整体的结构:草莓——季节——人生。其次,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培养学生信息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的草莓有和相同点和不同点?3.作者眼中的夏季和秋季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4.青春时期和成熟时期有和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一样的香,甜。但是六月的草莓味道更加纯粹。一样的“生意盎然”,但是秋季的“生意盎然”是转瞬即逝的。一样拥有爱好,思想,情感。但是内涵是不一样的。岁月改变了心性和容颜,再造了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生活节奏更从容不迫,经验日益丰富,具备了信仰和理性。四.探究主旨1.文章中的这些变化引起了作者的哪些感悟(即情感)?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1.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的喜悦。2.人生态度:珍惜过往,正视未来,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由“情”上升到“理”,体会散文“情景理交融”的写作特点。五.练习与评价观察自然界的某一事物,用两三百字形象具体地写出它的特征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完后课堂交流。引导学生从理性再回到感性,把阅读能力落实到写作,学以致用。板书:草莓托物言志草莓季节人生六月的草莓夏季青春时期九月的草莓秋季成熟时期时光易逝——珍惜过往人生在时光流逝中逐渐成熟——正视未来,热爱生活,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