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第二、三章检测题一、填空题读“我国某海滨小城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4题。1.阴影区代表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仓储区2.该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区中心,接近市场B.临河濒海,环境优美C.交通沿线,物流便捷D.沿河分布,运费低廉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的面积较大B.住宅区内也会有商店或工厂C.低级住宅区总是远离市中心D.同类经济活动因彼此竞争而分离4.工业用地应布置的区位有()A.沿铁路、公路B.沿河或沿海的任何地方C.远离交通枢纽D.远离河流和居民区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面左表显示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右图是“城市服务范围图”。根据图表完成7~8题。7.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C>A>BB.AB>CD.B>C>A8.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A.B1B.B6C.C6D.A9.如下图所示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B.①甜菜②棉花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C.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D.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0.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11.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14题。12.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13.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14、大棚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年温差较大D.日温差较小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科技因素D.交通因素16.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农业技术的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自然条件的改变17.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宜发展种植业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强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18.下列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C.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D.交通运输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影响不大19.下列国家的大牧场放牧业在生产对象上与其他三国明显不同的是()A.美国B.南非C.新西兰D.澳大利亚阿根廷的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据此回答20~22题。20.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A.培育良种牛B.开辟更大的牧场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21.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有()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成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23.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A.大面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