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纵横梳理,巧学活用,感悟历史(北八下)*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课程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5)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7)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8)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识网络】1949年10月1956年底【要点梳理】(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筹备建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时间:1949.9制定了《共同纲领》,纲领确定了国名、政权性质等;内容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毛泽东为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开国大典: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稳定物价之战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内部环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内部环境万隆会议外交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和平,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威望扩大了国际社会联系,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4年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20世纪中国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纪元等评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所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评价: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华民族百多年来受压迫受奴役的欺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独立!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稳定物价之战: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国内土地改革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营造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时间:1950.10——1953.7原因:1950.6,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胜利经过:1950.10,在彭德怀率领下,中朝军民顽强抗击下,1953.7,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意义:维护了和平,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国外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1954年,中国分别同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时,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会议:1955.4,中国代表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万隆会议外交成功意义: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和平建设争取到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政治:1954年宪法时间:1954.9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内容: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评价:1954年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经济:三大改造完成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7“一五”计划的执行中心:发展重工业成就: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时间:1953-1956年底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