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心灵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安锦绣实验小学张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一、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在情境中创设悬念,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如教学“0表示没有的意义”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上课开始,用课件播放五颜六色的气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每次放飞一个,每放一次问学生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把手中的最后一个也放飞了,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来表示吗?怎么办?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安排孩子们平常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放飞气球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有与无的对比中,突出“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自然地将0表示没有的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例如在学习“9加几”时,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并说出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孩子们自己列算式,最后让孩子们以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讨论一下“9+2”的算法,在说自己算法时孩子们很踊跃,有很多孩子都积极开动了小脑筋,都说出了很多种方法,1润泽心灵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比如有“想加法算减法”、“想数的组成”、“摆小棒来计算”,这些方法都是以前学习的,这里孩子们能够流利的出说来已经很不错了,有的孩子预习了本节课的重点方法“破十法”,他也能自己讲出来,我也只起到了补充的作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三、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技术也随之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这是教育的进步。应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我有这样一道题:学校体育室有一些足球,被小朋友借走5个,还剩6个,学校体育室原来有多少个?一些后进生,遇到这样的题目总是用列式为11-5=6(个)。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对此类问题的结构以及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为帮助这部分学生扭转思维上定势,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中“动”的画面来帮助思考“原来”、“借走”和“剩下”三者之间的关系。多媒体课件首先出示一个体育室(没有标明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足球)情景,教师此时问:“体育室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足球你们知道吗?”“不知道。”此时课件动态演示借走5个,此时教师又问:“是从哪儿借走的?”“从原来里面借走的。”当借走5个演示完后,课件演示出体育室还剩下6个,此时教师追问:“这时你们知道体育室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足球吗?”学生异口同声:“11个。”“你们怎么知道的?”一位学生在下面插话:“把借走的5个足球再还给它就知道了。”这时课件演示借走的5个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