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八年政治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的意识。2.提高依法维护隐私的能力,知道侵犯隐私权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重难点重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和维护隐私难点:树立隐私意识,尊重他人隐私权二、新课导引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历年来被称为“拦路虎”的数学再次成为议论重点。众多江苏考生上网反映数学题难度很大,之后有网友发起对数学试卷命题者的人肉搜索,并为其封上“数学哥”的称号。“数学哥”的一些相关信息被网民们晒到了网上。提到网络搜索,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百度、Google。但事实上。目前网络上最具威力的搜索力量不是它们,而是汇集亿万网民力量的重量级武器“人肉搜索”。人肉搜索就好比一张“网络通缉令”,任何违背网民意愿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成为无数网友的合力追缉对象,直至被搜索者的姓名、照片、手机、家庭住址、工作单位、配偶和子女等等相关信息逐一曝光,让地球人都知道。【思考讨论】你是如何看待“人肉搜索”的?你会参与“人肉搜索”吗?三、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个人隐私权里无不饱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责任保证个人隐私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2.依法维护隐私权(1)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2)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3)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4)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二)互动探究【探究一】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课本第51页)【探究二】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探究三】上述行为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些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选择其中两三项进行剖析。【探究四】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松如此委屈、痛苦?小旺的想法有道理吗?你希望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探究五】你认为教室里应不应该安装监视器?对于在银行和超市安装监视器的现象,你怎么看?(三)思维拓展你能总结出加强隐私权保护的意义吗?四、课堂检测1.赵某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与覃某发生矛盾后,对覃某一直怀恨在心,为了报复覃某,他在单位大院内张贴大字报,诬陷覃某贪污公款,还将覃某身体有缺陷的秘密公之于众,并将覃某的照片经过丑化后贴在大字报上,单位同事议论纷纷。赵某的行为侵犯了覃某的()A.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B.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C.隐私权肖像权财产权D.求偿权隐私权名誉权2.(承上题)面对赵某的侵权行为,覃某一筹莫展,几位朋友为他出了下列主意。你认为正确的有()①大家一起把赵某狠揍一顿,以示警告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③当面指出赵某的侵权行为,要求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赵某的责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五、学后反思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