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水果航空路小学教师陈志丹背景分析:《好吃的水果》这一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第二册第十七课,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吃水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吃水果当中有趣的情景表现出来。设计理念:新课标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更不能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已。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学习信心,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经过实践,我发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这节课就从激发学生兴趣如手,让学生仔细看,动脑筋想,充分说,通过亲身体会,去感受,去发现有趣的事情。创造适当的情景,学生才有激情去表现一副精彩的作品。同时,适时出示优秀范作及播放音乐,观看光碟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声音、图像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显现和谐、真实、具体、鲜明的形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及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吃水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吃水果当中有趣的情景表现出来。2.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建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吃水果,感受吃水果有趣的样子教学难点:用多种材料表现吃水果的各种动作课前准备: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注意品种的搭配,使所带的水果种类很多。教学流程:趣味导入1将水果放在桌上,学生讨论,回答1.你认识哪些水果?2.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3.这些水果怎样吃?4.吃水果有哪些营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4.选择你喜欢的水果,大家一起吃(在吃之前,请同学们把水果和手洗净,在吃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同学们吃水果的模样,水果吃完,提醒学生把手洗干净,并把果皮扔进垃圾筒)(这是学生最兴奋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观察和品尝的过程中对水果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索欲望洗手、清垃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5谈谈哪个同学吃水果的样子最有趣(.这个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说,如果语言表达不充分,还可以用身体语言补充说明,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一定要让他们快乐,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边吃边观察,用眼睛发现身边的美,让美更贴近生活,体会大自然与人类的亲密关系,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加深了理解,适当的运用身体语言,培养了大胆的表现欲望,此时,艺术的评价更加激发了学习兴趣)6.把水果拿来听听,你把他吃掉后,他说了什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胆想象,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极致地展现童趣)7欣赏学生及老师作品(多媒体演示)1)你喜欢哪副作品,为什么?2)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出来的?(通过欣赏,学生由立体感受转为平面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8.了解绘画与剪贴的方法及步骤9学生选择表现方式,准备材料10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将剪掉的废纸集中放进塑料袋,并肯定习惯良好的学生)11.师生共同评议作业(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自信心,可以通过自己介绍作品,挖掘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