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上好一堂理论课。学生总是表现出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不理解。因此,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又容易理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各项功能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来讲解理论知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以讲授小学信息技术入门第一课《走进信息世界》为例,本课主要讲解三部分内容:1、信息的概念;2、信息的特征;3、信息技术。而这些内容概念性强,特征也很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及掌握。为了让学生具体、生动、形象的理解“信息”的概念,我预先设置了交通指示灯相关动画视频、表现“春天来了”的一些图片,学校铃声音乐,还有“鸟语花香”成语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子白板功能,播放以上素材,并使用先“隐藏”再“显示”文本框,给图片添加“飞入”特效等方法,给学生视觉、听觉感知和真实情景的体会,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播放“鸟语花香”视频并让学生猜成语,不仅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信息是什么”,还体现了后面要讲的信息可以“加工”这个特征。而让学生将猜到的成语书写在电子白板上,这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上台操作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讲解“信息”的几个特征时,可以根据电子白板的功能设置多个活动:活动一: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各自信封中的信息合并,学生发现这样可以得到一完整的诗句。然后将每组得到的不同诗句分别通过“文本框”的形式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诗句可以组成一首完整的诗。最后让学生大声说出这首诗的诗名,并背诵整首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先单击提前设置好的诗名“飞入”特效,再利用白板中“文本框”的拖动功能把这些诗句按照学生背诵的顺序整齐排列。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信息可以共享这个特征,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举两得。活动二:在同一页面中放置两张视觉效果图,使用电子白板中的图片放大、缩小、拖动等功能,分别详细展示,并使用“直尺”数学工具来鉴定信息,以此得到信息“有真有假”这个特征。通过此类的活动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理解的透彻性。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子白板的一些经验,同样,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在我校广泛的应用,也很好的辅助其他学科的教学。例如,在我校语文老师徐青岚的《菜园里》课例中使用了白板的拖动功能,拖出蔬菜图片,可以增加好奇心,并将相应的词语拖动至图中,让孩子们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使用遮屏功能寻找蔬菜,使课堂气氛热烈。在学生看不清“西红柿”的情况下使用了放大镜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率。当进行互动的时候,一年级孩子个子矮,使用白板的漫游功能,够不着白板时下拉了课文。还使用批注功能,圈出自己找到的词语,形成了师生互动,激发了兴趣。使用聚光灯,游戏效果加强,在快乐中学习。语文的自带识字功能,让规范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教学“风”的笔画时,利用录制回放功能突破难点。除此之外,电子备课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讨论与交流,能产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想不到的问题。利用交互式白板自带的工具与资源库,就可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产生了比常规教学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和不同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而且富有成效。总之,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课,学生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师生交互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最后,希望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在今后可以扩充更多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资源,例如,课程中经常讲到的一些专业设备的相关图片以及详细的介绍等。这样,在备课及制作白板课件时,就能节约很多时间,不用每次都上网查找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