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主备教师:育英小学曾辉古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10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3、使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4、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四、课前准备:(一)、教师方面:图片、课件(二)、学生方面:搜集有关地球资料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行为时间学生活动时间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3分钟)1、创设谈话氛围:当我们说某个东西只有一个的时候,通常是想表达什么?(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2、什么东西都不能独自一人拥有,地球也不例外。3、质疑: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4、鼓励交流。1分钟1、给出答案,说出某种东西很珍贵。2、思考、回答。3、齐读课题。学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4、说出质疑。5、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地球的知识。2分钟二、看图引入,初读全文(8分钟)1、出示地球图片。2、引导学生学文。3、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2分钟1、简介地球。2、自由学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6分钟些,你有什么疑问?移居)。3、读生字生词。三、默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重点练习,品读感悟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交流。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2分钟1、默读课文。2、汇报效果。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4、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5、学生理解: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b.学生读这句话。(在教师指导下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6、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13分钟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5)看!所有一切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