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手段,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任何一项施工方法,如果未选择针对性的工艺,势必会导致施工效果持续下降。另外,在质量控制上,也必须选择配套的措施,不能单纯的追求高指标,这将对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建筑工程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需要在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中做出改变。本文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工艺级质量控制展开讨论。一、施工工艺选择及流程图通过对该工程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分析、工程设计图纸的认真领会,以及对现有设备性能的综合考评,本工程采用全液压静力压桩工艺,该工艺是通过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成桩工艺,其全部动作均由液压驱动,具有“自行移位”的全功能,能独立完成“吊桩→对桩→压桩”的全过程。移位时,行走机构采用提携式步履,把船体当作铺设的轨道,通过纵、横向油缸的伸程与回程,实现压桩机的纵横向行走。压桩时将桩垂直吊入压桩机内,利用塔架提供的反力,压桩油缸伸程把桩压入地层中,压桩完毕后,压桩油缸回程,并将压桩油缸提至行程顶部,重返上述动作,可实现连续压桩操作,直到用送桩器把桩送至设计标高。二、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质量控制(一)材料控制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在性能上比较突出,因此在质量的控制方面,应首先保证材料的控制工作。一般来讲,现阶段所使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其材料配比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和不同的施工目标上,存在相应的配比方案。材料的把握属于质量管理的细节部分,同时也是容易忽略的环节。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材料控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第一,选择的材料应是性价比较高的,具有综合特性的材料。在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中,除了必要的高指标材料外,其他的材料都要具备较高的融合性、专业性等特点,便于与多种材料混合应用,提高施工质量。第二,材料的保存应有所注意。建筑工程的施工耗费时间较长,大量购买材料后,应良好的保存,避免材料受到干燥、潮湿等环境的影响。(二)人员安排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在目前的发展中,获得了业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虽然成就的很多的工程,但并不意味着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无任何的问题。质量控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应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努力。今后,我们必须在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过程中,良好的安排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主观上的错误。首先,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标准,合理的配备施工人员数量,不要造成人员冗杂的情况。其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要安排妥当,不要耽误第二天的施工,尽量保证每天的工作量按时完成,要加强技术的运用和设备的操作,减少纯人工操作。第三,所有的员工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尾声,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案,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避免对施工人员本身造成影响。主观上的人员安排,需结合客观情况来完成,以此来避免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中出现不利影响。三、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注意事项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而言,由于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施工工艺,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单纯的按照流程来应用,并不能得到最好的成果,而是要结合客观实际与主观诉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的积极作用,巩固建筑的质量,为日后的投入使用做出较大的努力。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还应该对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把控,这样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在此,本文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论述。(一)桩身断裂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施工与一般的施工不同,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较大影响,桩身断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其在施工中必须高度注意。一般来讲,桩身断裂可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解决:第一,在施工之前,应将方桩附近的障碍物全部清理,不能留下丝毫的障碍。同时,清理完毕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每一个方桩进行仔细的探查,运用钎探查可得到较好的结果。第二,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方桩材料的外部观察,倘若发现桩身的弯曲超过了规定的数值,绝对不能应用。另外,如果方桩尖不在桩的纵轴线上,也是不能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