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一、填空题1.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荒漠化)中,以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把1982.在我国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______和______。(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分为.生态系统的生物,可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4。(生产者;、____________和______消费者;分解者).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5(引发;促长;进____________、______和三个主要阶段。展).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三种,6。(外剂量;内剂量;生______和____________、物有效剂量)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7.营养条件;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8.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四个气象因素组成。)______9.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方式有______与两类。(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二、单选题).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1.空气、水、土壤(岩石)A.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B2/25.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C.空气、水、食物、生物体D.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E).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2.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A.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B.环境污染治理C.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D.环境质量评价E)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A.铅、镉、汞、酚B.甲基汞、光化学烟雾C.氮氧化物、碳氢化物D.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原生环境是指(6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B.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C.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D.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E)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3/25.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A.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C.地质地理原因使当地居民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所致D.环境破坏对地质条件影响使人体摄入矿物质异常所致E.饮食中某种元素含量异常所致8.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CFCs)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臭氧层破坏B.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C.生物多样性锐减D.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E)9.生态系统健康是(.人和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综合特性A.生态系统对人健康影响的特性B.人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特性C.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D.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综合特性E).人类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及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水量的(10B.0.2%左右C.0.01%左右12.0A.%左右D.1.0%左右E.5.0%左右11).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决定人类A4/25.人类改造环境B.互为因果C.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D.无特殊关系E级效应的分布规律是(512.根据人群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的)A.两头大,中间小B.两头小大,中间大C.最弱的效应比例大D.最强的效应比例大.都一样大E.在人群健康效应谱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13)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生理异常的变化E).人群易感性是(14A.遗传决定的B.后天获得的C.由遗传和后天的因素共同决定的D.是不会改变的E.是感染以后产生的(?.有害和不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下列特征,哪项是错15).历来存在A5/25.比次生环境的问题出现早B.依然存在C.将继续长期存在D.将逐渐消失E).生物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16A.包括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主要产生神经毒性B.主要引起过敏反应C.主要是致癌性D.毒性一般低于环境污染物E).下列都是植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除外(17A.透明质酸酶.糖苷B.霉菌毒素C.生物碱D.毒蛋白E)18.微量元素的摄入与机体有害效应的产生,下面正确的叙述是(A.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不足B.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高和摄入不足C.部分微量元素摄入过高D6/25.以上都不是E)19.环境污染的概念是(.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的数量或浓度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