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填表的一些个人观点我同意emilycxy的观点,评审专家手里是有个量化的评分标准的,每一项都有得分,各项比重不同。我就按申请表的顺序来说说我认为每一部分填写时应该要注意的问题。再次强调纯属个人观点,不为观点的对错负责哦~基本信息这一栏没什么好说的,据实填写就好,申请留学情况中有这么个选项是否依托本单位的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申请。如果本学院有,只要是本学院有,就选。即使是你们院的另一个专业为重点学科,你也可以填上,重点项目如果973等,同理,只要是本学院有就填写,不必非是你参加了的,因为他说的范围是比较大的,个人认为填上不会有错。接下来是外语水平,同理据实填写,很明显如果是雅思托福等硬性达标,肯定比较好。第一页就结束了。第二页,个人经历、主要学术成果、承担或参与科研项目、获奖情况都没什么好说的,据实填写就好。进入第三页,主要学术成果摘要介绍,这部分我认为emilycxy说的非常好,大家可以去参考他的观点,我自己觉得这部分是我写的最弱的部分,我只写了不到1000字,打印出来半页纸都不到。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也许会有所弥补我文章不足的缺陷,就是我在每个工作结束后,都介绍了这部分工作文章的撰写情况。第一部分工作介绍完毕,我写了一句这部分工作已经发表在xxx,第二部分,我写这部分英文文章已经写完正在修改中,第三部分我写实验已经接近尾声,文章正在整理中。最后一部分是跟别人合作的课题,已经投出,就写了这部分工作由xxx整理成文已经投稿至xx,我是x作。我认为现在手上没有文章不代表毕业的时候也是没有文章,要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尽量全部体现出来。专家在第二页看到我没有什么像样的文章心里肯定有了坏印象,但是在这里,我觉得他会想:哦,原来还是有不少成果的,只是还没发出来,就不会觉得那么差了。虽然专家手里有评分标准,但是毕竟是主观评价,印象分还是很重要的。第三部分是研修计划,我个人认为这部分所占比重最大,因为这是专家对你具不具备继续深造潜力的最直接考察,所以第1页共5页建议大家认真写,我这部分虽然也只有1000多字,但是我写了一下午,提交前也是反复修改这个部分。同时我认为研究计划不是越长越好,简练明了,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你想专家看那么多份,如果一看很长,然后开头又略显啰嗦,他或许就会觉得你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这部分要写哪些内容csc已有明确要求,我认为就按照他的这五点要求组织内容就好。我每点写了一段,重点写了外方学校和外导的优势和我的具体博士论文安排(我记不得官方写的叫什么,大概是这个意思的一个要求)部分。我的外方学校和外导都不是很牛,除了有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果这类的套话似乎没什么好写的,但我觉得这一段一定要写出差异性,于是我仔细查看了外导简历,外方学校官网,甚至跟外导的来往邮件,然后有一个意外发现,我注意到外导的邮件落款处有个特别的项目标志,但是在他的简历并没有提及,于是我就谷歌了一下,原来是个欧盟的项目,还是有一页的英文介绍的,应该还算个挺大的项目,于是我就把夸赞的部分翻译了一下,填写在外导的介绍里,翻译成中文后,我觉得看着还挺牛的,而且也不假大空。另外如果外导有跟国内外合作一定要写出来,即使不是跟中国的合作,你也可以写,比如我的外导跟日本一个实验室有合作,我就写上去了,这至少能表明他们有国际间的交流,不是闭门造车。具体的博士论文安排在这五部分中是占笔墨多的,但是我也没有很具体的描述,只是宏观地列出了每段时间的主要工作计划,因为我想评审专家并不一定懂你的领域,你放几个有机分子结构或者数学公式上去,他也许会看着眼晕。研究计划部分就这样了。然后是外导的介绍。当然是写的越牛越好,但是语言要靠谱,不能假大空。同样,我除了参考外导简历,也进行了谷歌搜索,只要是关于他的网页我都看了,除了官方要求的主要经历、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主持的重点项目及所获的成果、奖励等内容,我还添加了他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情况。这部分有字数要求,如果导师文章比较多,很容易超字数,所以文章部分就用最简单的文献引用形式就好,以便将笔墨用于对某些重点项目的描述上,让外导的简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