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要点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目标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本观念具体内容发展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不同的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权利的观念人类享有生活的权利;国家和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个人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原则内容要求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利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方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特别提醒•(1)可持续发展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内涵地位目标生态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增加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层内涵实际表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3)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采取的积极措施为:•①承担更多的责任,加大本国的节能减排力度;②加快资本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帮助发达国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帮助发展中国家使用新能源、新工艺,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③避免污染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要点二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重、难点)•1.庞大的人口压力(如下图)•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如下图)•3.深刻的环境危机(如下图)•要点三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内容途径内容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达到可持续性发展转变发展模式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农业(农业)清洁生产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用了整体预防性措施,——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物处理全过程均采用无害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使各农业区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了生态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内容途径内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①努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注重土地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同时加强土地污染的防治工作②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推进人工林建设,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