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复习课第(1)课时汕头市渔洲中学蔡俊伟(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一、复习提问1、判定两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2)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或其它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它们的夹角也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5)判定定理3: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6)判定定理4: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高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几种常见的相似三角形基本图形:(1)如图DEBC∥,则△ADEABC∽△,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AEDCBEDCBAADEBC(2)如图,∠1=2∠,则△ADEABC∽△,称为“相交线型”的相似三角形;DECB21A12BA£¨D£©E12ADEBC(3)如图,∠1=2∠,∠B=D,∠则△ADEABC∽△,称为“旋转型”的相似三角形;EDCBA21(4)如图,∠1=∠2=∠3,则△ADECBA∽△,称为“三等角型”的相似三角形(5)如图,∠ACB=90°,CDAB⊥于D,则△ADCACBCDB,∽△∽△称为“子母型”的相似三角形.µÚ£¨5£©ÌâͼDCBA321EDCBAµÚ£¨4£©Ìâͼ巩固训练:1、如图,若△ABCDEF∽△,则∠D的度数为___2、如图,△ABC中,D、E分别为AB、AC的中点,则△ADE与△ABC的周长的比为,面积的比为.3、如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与△AED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30FEDCBAµÚ1ÌâͼEDCBAµÚ2ÌâͼABCDEµÚ3Ìâͼ30°1:21:4∠AED=B∠(或∠ADE=C)∠ADAEABAC或DEBC∥AEADABAC或∠ADE=B∠(∠AED=C)∠例1、如图,在△ABC中,∠BAC=90°,M为BC中点,DMBC⊥于M,交BA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AM.求证:2;MAMDME21MEDCAB证明:在RtABC△中∵∠BAC=90°,M为BC中点∴AM=CM=BM∴∠1=C∠∵DMBC⊥于M,BAC=90°∠∴∠BMD=BAC=90°∠∴∠B+D=B+C=90°∠∠∠∴∠D=C∠∴∠D=1∠又∵∠2=2∠∴△MAEMDA∽△∴∴MAMEMDMA2MAMDME归纳:要证明有关线段的等积式或比例式成立,可以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相应的三角形相似例2、如图,在△ABC中,DEBC,BE∥与CD相交于点O.求证:.ADDOABCOADOECB证明:∵DEBC∥∴△ADE∽ABC,△DOECOB∽△∴∴,ADDEDEDOABBCBCCOADDOABCO归纳:对于某些不能直接通过证明两三角形相似的比例式,可以先考虑通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转化某两条线段的比,再通过证明两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四)小结:要证明有关线段的等积式或比例式成立,可以把问题转化为证明相应的三角形相似;对于某些不能直接通过证明两三角形相似的比例式,可以先考虑通过“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转化某两条线段的比,再通过证明两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五)布置作业:(看练习卷)巩固训练:4、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ABAEADACBDOECA证明:连接BE∵AE为⊙O直径,AD是△ABC的高∴∠ABE=ADC=90°∠又∵∠E=C∠∴△ABEADC∽△.ABACAEAD巩固训练5、在△ABC中,D为AC边上一点,在CB的延长线上截取BE=AD,连接DE,交AB于点F.求证:.DFACBCFEFEDCAB证明:作DMAB∥,交BC于点M则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有:,DFBMBMADFEBEBCAC,BMBMBEDFCFECADBABEADBMBMBEAD又DFBCFEACDFACBCF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