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庙中学初中部化学学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学生主持,出示问题,小组竞赛。用图片引入新课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家庭小实验:将食盐与细砂混合后,再分离出来。)学科课题备课人教案使用人上课时间化学有机合成材料陈彦军陈彦军2009.12.22目标设计教材分析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知识与技能1.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类营养物质,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营养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学生实验:教学重点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教学难点酸、碱、盐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投影出整理的完整资料表。学生对照此表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表,也可以提出疑问常见盐的名称、化学式、用途等(提示:仪器代用品,想想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原理。为下一课时做准备抢答问题或争抢板书化学式通过阅读教材和练习巩固是学生扎实掌握化学式及其含义引出化合价的概念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记录实验现象。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创新尝试:仿照示例: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③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④碳酸钠与氢氧化钙:Na2CO3+Ca(OH)2=2NaOH+CaCO3↓4.观察与思考(一):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④举例:填写下表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1.学生交流家庭小实验情况(教师点评)。。1.分组实验:分工协作,分步操作,记录现象及数据。(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发现典型)2.教师出示:一瓶食盐,一瓶粗盐,一瓶食盐的水溶液,一瓶粗盐的水溶液2.交流实验结果:各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教师适时点评,告诉精盐产率的理论值)3.学生观察:①固体食盐与粗盐的外观差异;②食盐与粗盐的水溶液的外观差异。3.学生评议,提出疑问:①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大于理。论值,为什么?②我们小组得出的精盐产率远低于理论值,为什么?4.分组讨论:①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②根据实验误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改进?5.交流讨论结果:尽可能多找出造成实验误差可能出现的原因。(学生可以进行争论,教师给以引导)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针对拓展问题进行讨论,根据时间,讨论可长可短。如果讨论不够充分,可让学生课后再查找资料进行探究。为下一节课做铺垫。课后活动按要求写探究实验报告。第三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1.教师演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1.分组实验:按要求完成[实验11-1]、[实验11-2],记录实验现象。1.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同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查漏补缺。2.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集体交流:汇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