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学校:四九中心小学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下)册课题4*七月的天山(共1教时)课型略读课文第1教时内容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导学提纲1、先读课文的导语,了解学习本课的要求。查阅有关天山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准备上课时与同学交流。2、自学8个生字,查阅、理解一些还不明白的词语。3、认真阅读课文,想想北国的天山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找出来,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准备与同学交流。4、把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画下来,多读几次。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七月的天山》(板书课题)。二、解决提纲1。1、出示导学提纲1,学生自学存疑。先读课文的导学,了解学习本课的要求。查阅有关天山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准备上课时与同学交流。2、组内交流释疑,老师巡视指导。3、组间交流,老师点拨。①读课文的导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②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板示:北国的天山景象怎样?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摘抄喜欢的语句。4、交流天山的资料。天山山脉在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部,终年积雪,多冰川,为伊犁、阿克苏、开都等河流源地及塔里木、准噶尔两盆地的界山。山间多陷落盆地及谷地,如伊犁谷地及吐鲁番、哈密、焉耆等盆地。富林、矿产资源。三、解决导学提纲2。1、出示导学提纲2,学生自学存疑。自学8个生字,查阅、理解一些还不明白的词语。2、组内交流释疑,老师巡视指导。13、组间交流,老师点拨。①学生讨论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A、交流生字的读音:注意“皑”字不要读成kǎi,“蹄”字不要读成dī。B、交流生字的认和用,注意难写的字:“涧”字右边不要写成“问”字,“皑”字右下方不要写成“已”字。②检查词语的学习掌握情况,理解词语意思,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四、解决导学提纲3。1、出示导学提纲3,学生自学存疑。认真阅读课文,想想北国的天山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找出来,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准备与同学交流。2、组内交流释疑,老师巡视指导。3、组间交流,老师点拨。(一)交流天山的景象:一是描绘了天山的水。二是描绘了天山的树。三是描写天山的花。(二)交流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点拨: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三)交流句子: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影子喻为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的姿色;浪花就像白莲,这又是确切形象的比喻。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白皑皑”写出了积雪,“蜿蜒无尽”是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浮”字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四)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板书:水——无限生机树——相映成趣花——耀眼绚烂五、解决导学提纲4。1、出示导学提纲4,学生自学存疑。把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画下来,多读几次。2、组内交流释疑,老师巡视指导。3、组间交流,老师点拨。六、总结归纳。1、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