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公民政治参与的准则:有序→三大基本原则: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权利与义务统一。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4、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5、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1)民主选举: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2)民主决策: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民主管理:①居民委员会;②村民委员会。(4)民主监督: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政府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2、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3、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依法行政(1)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2)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5、政府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6、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1)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法律途径)(2)意义:有助于解决公民的困难,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7、行政监督(1)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2)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②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③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8、政务公开:(1)内容:①信息公开制度;②办事公开制度。(2)意义:①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②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大1、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2)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2、人大代表:(1)产生:选举: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间接选举(县以上)(2)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3)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1)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个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与地方)(2)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党1、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