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8-相关读物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初觅炬倩导,亦俱以炬应B.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C.余岂能以身殉耶D.见余辈皆顶额称异解析B项,“驾”通“架”。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束涧下流,夹峙如门峙:耸立。B.水穷于下,窍启于上启:开启。C.初觅炬倩导,亦俱以炬应倩:依靠。D.樵者腰镰,耕者荷锄荷:背、扛。解析C项,“倩”的意思是“请,央求”。答案C3.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自西而东A.而耻学于师B.樵者腰镰C.后蛇伏以进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解析B项,名词作动词,和例句一致。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B.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C.行人之负载者,接踵而至D.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解析D项,“而”是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修饰。答案D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最后以重资觅一人B.余岂能以身殉耶C.余两人乃以足先入D.后蛇伏以进解析D项,“以”是连词,表修饰,其余为介词,表凭借。答案D16.下列语句中是省略的部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洞口南向,大仅如斗,(我们)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B.(我)将脱衣入(洞),问余乃(知道我是)儒者,非羽士。C.时余所赍火炬已(燃)去其(十分之)七,(我)恐归途莫辨。D.兹(你们)安然无恙,非神灵摄服(于你们),(你们)安能得此!解析B项,补写的内容不正确,根据前后语境,是那位向导将要脱衣入洞。答案B7.填空。(4分)徐霞客,明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徐霞客游记》既是一部优秀的________,又是________的佳作集。答案散文地理学地理著作游记散文阅读文本选段,完成8~12题。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内夹一缝,不能容炬。转从东南之峡,仍下一坳,其底沙砂平铺,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峡之东南尽处,乱石轰驾,若楼台层叠,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其上石窦一缕,直透洞顶,光由隙中下射,若明星钩月,可望而不可摘也。层石之下,洞底南通,覆石低压,高仅尺许;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第不知昔何以涌流,今何以枯洞也,不可解矣。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北有穴,低仅一尺直:只有。B.其西北之峡,渐入渐束束:狭窄。C.上穹下狭,高不见顶穹:高广。D.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第:但。解析A项,“直”的意思是“正对着”。答案A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A项,①代词,这样;②助词,的。B项,①连词,和;②动词,给。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①代词,……的人;②代词,……的地方。答案C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B.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2C.其隘与低与前一辙D.其底砂石平铺,如涧底洁溜解析B项的“横亘”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这里的意思是“贯通”。答案B11.下列对文段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霞客和他的随从二人先把脚探进洞中,然后踏着一级一级的石阶,传递着火炬,转了很多个弯儿才到达麻叶洞的洞底。B.作者在洞中像蛇一样匍匐前进,背部擦着洞壁,腰部贴着地面,身体向后用力翘起,才度过这个里洞的第一关。C.当作者过了第一关以后,发现那里的石头变化出千奇百怪的形态,纹理也顿时与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