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所罗门的指环》。趣味教学资料劳伦兹简介康拉德·劳伦兹(KonradLorenz,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在他的深刻观察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同时也对动物的友情世界及相类似的人类行为本身,产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得到心同此理之感,从而体认生命的真谛。劳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部通俗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行全球已经近半个世纪。这本书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用生花妙笔向一般大众讲述动物故事。这得益于他细心的观察和对动物的真挚感情。他认为要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就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正是凭着这种对自然生灵的敬意和同情,他和周围的动物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真正融入他们的种群,甚至不惜为他的野生动物朋友作出巨大的牺牲,所以才能完全无需借助所罗门王的魔戒,便能与动物心灵相通,倾听它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有很多人把劳伦兹比作是现代的法布尔:两人都喜欢在天然环境里观察动物的行为,两人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客观的态度,两人的文笔都极生动、准确,又对生物学界有难以衡量的贡献。其实呢,至少从《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看来,劳伦兹比法布尔似乎更多了一份诗人的情怀,他对别种形式的生命总是充满了敬意和同情心。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冷静实际”的科学家,绝不感情用事,我们却一再地看见他为他的野生朋友做出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牺牲,像忍受穴乌“娇客”的喂食,欣赏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为失了群大唱哀歌的“红金”寻找养子养女等;他这种又冷静、又深情、又写实、又活泼的笔触和作风,是我在别的书上所没有见过的。劳伦兹学术成就许多人知道劳伦兹是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但并不清楚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答案就在这本《雁语者》中。欧洲的多瑙河边和阿姆湖畔,是雁鹅生活的天地。在这里劳伦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雁鹅的生活史,并将它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史,用以妙趣横生的科学日志形式记录下来,撰成《雁语者》一书。他深信雁鹅行为特别适合科学研究,因为它和人类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行为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复杂、多变;他发现雁鹅的社会性强得惊人,看到它们如何求偶、打斗、养育子女及表达它们的喜怒哀乐,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不感动。像《所罗门王的指环》一样,这本科学著作也充满妙趣横生的故事:历尽沧桑的母鹅艾达,婚姻次数堪与电影明星媲美;同性恋公鹅科伯许力兹,使得另一只公鹅马克斯在它和母鹅玛蒂娜之间左右为难;阿度斯挟着初为鹅父的勇气,挑战位高权重的对手,一战成功,便与家人高奏许正是动物行为研究的独特奇妙之处。这本书是劳伦兹去世前写成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也是他一生研究工作的缩影。在这本书中记录的,都是他毕生最大的研究结晶,纯粹以他的学术为主,同时,它也是一本人人都看得懂的书。书中有深奥名词,也有难懂的概念,是一本很少见的,不需要特别的科学基础就能看懂的科学书。《攻击的秘密》--劳伦兹多年来观察自然界动物的“攻击行为”,他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为基础,循序渐进的研究,从大海中成千上万的鱼类族群到独立的人类个体,为我们一一打开了这股潜伏于本能之中的攻击冲动的神秘面纱,并探讨了存在于人类或动物间的、多年来抑制攻击冲动的演化结果。劳伦兹将动物行为研究扩展到了人性的领域,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四种基本的本能——饥饿、繁殖、恐惧和攻击,这些冲动是生存的要素。《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专门为一般读者和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第一本通俗自然科学著作,脍炙人口,风靡全球已近半个世纪了,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物行为经典,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