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的蚂蚁》说课稿北崖小学高雪梅一、说教材《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但故事性强,且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二、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蚂蚁”的品质。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道理。3、体会对比描写。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难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描写,体现中心的写作方法。三、说学情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识字方面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识字。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随时进行识字、积累词语、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全班同学的同时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四、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随文识字法,讲授法,点拨法和勾画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五、说教学流程本课时四十分钟完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们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谈话激趣,复习引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生答:上天的蚂蚁)。齐读课题2、故事中的词语宝宝今天也来了,让我们去与它们打打招呼,好吗?(投影出示生词)每个词语招呼两遍。二、探究课文,训练朗读(一)感受通天树之高以及通天树的神奇之处学生找出描写树高的句子,教师出示句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二)、感受巨人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1、这个故事讲了谁和谁都想上天?结果怎么样?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指着黑板上的图)咱们来看看,巨人和蚂蚁相比,谁更有实力上天?为什么?什么样的巨人?(生:身材魁伟的巨人)3、巨人身材魁伟,小蚂蚁呢?用文中的词概括(生:很小很小)4、巨人比小蚂蚁更有实力,可他却没有上天,是他不想上天吗?自读1至3自然段,找找哪句话告诉我们巨人想上天?学生自读后汇报: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呀!巨人也是这样,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出示: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谁能读出巨人的强烈愿望?指导朗读5、巨人这么想上天,又这么有实力,可为什么没上天呢?自读1-7自然段,边读边想,勾句子,找依据6、巨人来到树下,(引读:)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太高了,(引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把这个句子改了改,出示:(1)、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2)、巨人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不可能的。男女生分别读两个句子,体会两句有什么不同。从“摇摇头”和“根本”,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一生表演“摇摇头”,你从他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什么?填空并朗读: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7、巨人完全丧生了信心,这时,老爷爷鼓励他了,找出文中写老爷爷鼓励他的句子。练习朗读,一会儿来鼓励鼓励巨人。创设情境:谁来鼓励鼓励巨人?抽生朗读后,师:不行,我爬不上去。再抽生朗读后,师:不行不行,太高了,我爬不上去。男生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