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第13章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章节八上第13章课题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目标解读1.能依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能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重点难点重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尺规作图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导学建议学法指导1.自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作图能力。2.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应用“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这一知识,学会用尺规作图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建议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引导学生总结出作一条线段的中点的方法,通过将本节知识与上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技巧。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金太阳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直尺、圆规学生准备:直尺、圆规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出示的轴对称图形,提问:这些图形都是生活中见的轴对称图形,你能用尺规作图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出示轴对称图形及问题预习导学尺规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怎样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根据是什么?2.怎样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教材中给的作法,自己动手画一画。3.根据教材中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证明所作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已知线段AB,怎样用尺规作图作出它的中点?向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再动手画一画。学生观察老师在引入中出示的图片,说一说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引导学生得出: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要画对称轴只需画出一对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即可。自学教材中用尺规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根据教材中的作法,在练习本上尝试完成,选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小组讨论为何采用书中的作法就会得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引导学生得出画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也可画出线段的中点。完成《金太阳导学案》“问题探究”的内容。动画演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合作探究探究一: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在此环节教师要注意:1.学生能否从题目的叙述中读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条件;2.能否熟练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学生可能有不同方法呈现,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从对比中寻找最优化方法。完成《金太阳导学案》“互动探究1”的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互动探究1”,派代表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点评、补充。独立完成【变式训练】,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出示问题、图、解题过程探究二:尺规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此环节教师要重点关注:1.学生在用尺规作图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纠正。2.“互动探究3”的第(2)题,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寻找解题方法。3.“互动探究4”的第(2)题可作如下变式:若将△的位置改变,但与△的对称关系不变,则问题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写出新的关系式,若不变,说明为什么?完成《金太阳导学案》“互动探究2”至“互动探究4”的内容。独立完成“互动探究2”,小组内订正。独立完成“互动探究3”,小组长检查尺规作图,动手操作第(2)题,然后全班展示。独立完成“互动探究4”的第(1)题,小组内互相检查,小组长帮助改正,讨论完成第(2)题,由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动态演示教师变式的问题导学测评初显身手基础达标这一部分的题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第2题学生不知如何作答,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三个顶点即为三个点,可先考虑到其中两个点距离相等的点在什么位置?再考虑到另两个点距离相等的点在什么位置?独立完成基础题。小组内交流结果,重点说明第2题。出示题目的答案挑战自我能力提升可紧接第2题,先让学生完成第4题,实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第5题可让学生先说一说题中要求的点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些条件要通过作哪些图形来实现?独立完成能力题。小组内交流解题结果,选三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展示三个题,小组间互相评价。出示问题及解析勇攀高峰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