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写了哪些人或物?•驴、虎、好事者。•课文是怎样写它们的?•可以提哪些问题?•提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现什么、有什么结果、反向思考不这样会怎样•我们得出寓意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找出材料中的人、物——找出材料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相关句子提问——根据思考答案想启示。•课后根据方法分析《从三到万》蕴含的启示。•有田舍翁(乡村老头),家资殷盛(富裕充足),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教导)之搦(nuò)管临朱(握笔描红)。书(写)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教师薪酬)也,请谢(辞)去。其父喜,从之。具(准备)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亲戚朋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cù,催促)之,其子恚(huì,气愤)曰:天下姓氏夥(huǒ,同伙,多)矣,奈何姓万?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庞然大物驴一鸣不胜怒,蹄之驴长的怎么样?驴的本领是什么?驴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被吃?能不能不被吃?提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现什么、有什么结果、反向思考•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往来视之,觉无异能•益习其声,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提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现什么、有什么结果、反向思考船载以入放之山下提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现什么、有什么结果、反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