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管局XX年度工作总结2016年以来,县经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16年主要工作情况(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壮大发展规模。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大户和返乡农民工围绕肉牛发展、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粮食生产或加工领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今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2家,新发展家庭农场36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86家,家庭农场293家。二是提升建设水平。为规范建立独立的合作社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提升合作社的经营质效,县经管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票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票据管理,着力解决了合作社带动能力差、管理不够规范、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同时,积极开展2015-2016年度市级示范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县级示范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申报评选工作,全年共组织申报了15家市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10家县级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目前还在评选中。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20家,县级示范社2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三是积极探索创新。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互联网+、供给侧改革等主题,积极探索合作社发展的新途径。今年,县经管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积极探索合作社“代运营”扶贫资金的扶贫方式,保证了左家坪村30多个贫困家庭100位贫困百姓能够长期得到稳定的收入,为贫困户早日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县102个扶贫村都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二)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一是狠抓工作进度。采取任务倒逼、责任倒逼、时间倒逼等方法,把确权工作每一个工作步骤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和具体时间节点,并加强督办检查,和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和测绘公司奖惩兑现挂钩,保证第1页共5页了确权工作进度。**县共有108个村(社区)参加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户数4.9万户,二轮延包合同面积19万亩,国土二调面积33万亩。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部颁发到户,全县108个村(居)已完成确权工作任务,并通过了市确权办初步验收,为优秀等次。预计2017年初将接受省确权办的正式验收。二是狠抓质量监控。严格执行监理负责制度、质量认证制度和随机抽查制度,监理公司按照抽查地块不低于5%的要求逐村逐组检查确权工作质量,基本实现了全县不同测绘方法之间面积和界址点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各类表格错误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督促各乡镇确权办按要求上报了《土地确权承包地块变化情况统计表》,通过对比分析确权前后承包地块的增减变化情况,保证了土地确权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登记不漏户,确权不漏田”。三是强化档案管理。明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土地确权档案整理规范》的要求整理和管理确权档案。同时,积极联系县档案部门,随时抽查检查档案工作质量,确保档案整理规范、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利用规范。截止目前,全县档案整理工作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最后的梳理、录入和数字化扫描。(三)着力加强农村三资监管。一是提升三资管理水平。组织各村对集体自留地、饲料地、四荒地、堰塘等资产、资源进行清理评估,完整记录在册。督促各村及时做好资产、资源动态账簿的更新登记和上报汇总。以土地流转、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标为重点,积极探索规范化交易的新办法,进一步强化农村产权交易管理。今年,全县村集体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及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共45起,涉及总金额496.268万元,为集体节约成本和增加收入39.44万元。截止到目前,全县累计公开交易共409起,涉及总金额6031.076万元,为集体节约成本和增加收入752.29万元;二是积极推进“三资”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市、县纪委部署,从5月份开始集中精力和时间,按照会议精神,由县财政局牵头、经管局配合,制定了《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治理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