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2)高等教育①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②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③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④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⑤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⑥强就当了经理。⑦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⑧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⑨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⑩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11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12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13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14外商就道了一声“0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15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16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0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17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18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19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①经过20个小时,反贪局岳局长带领的三人取证小组走出了西安火车站,这儿离那个小硫酸厂还有180公里。岳局长是在部队当教导员转业的,尽管转业十年了,他还保持着多年养成的军人作风,办案时话不多。他冲钟伟和李静笑了笑:“走,公共汽车。”②这七月天,骄阳似火,地烤人,空气蒸人,他们还没有挤上公共汽车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这是今天最后一辆去长山镇的车,听说长山镇距离坐落在山角屯的硫酸厂还有一段黄土山路。三个人被上车的人流挤上了定员20人却拉了32人的小客车,他们金鸡独立站了几十里地,车上才空下一个座儿。仨人只好轮换着坐,缓解一下从心里头往外散的闷热和双腿麻木的疲惫。③天渐渐阴沉下来了,一堵墙般的积雨云从天边推了过来,在天空中扩大。傍晚时分,公共汽车总算进了长山镇。这是一个两侧被黄土高坡夹着的狭窄山谷,一条石子路两侧参差不齐地排列着镇政府、邮电所、供销社和一些修车店、小卖铺。“先填饱肚子再走。”岳局长发话。钟伟问了半天,才在一家修车店后边的大院子里找到家饭店。那是过去的大车店改的,门前散放着几个破旧的折叠桌、几条长凳。一位胖师傅,既是跑堂的,又是厨师,还是老板。不一会儿,胖师傅端来了三个菜和三碗米饭,三个人埋头吃了起来。岳局长边吃边主动和胖师傅聊了起来。胖师傅热情地告诉他:“这儿离山角屯还有三十多里路,不通车,行人稀少。上山角屯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翻两座山,过一条平时没有水的‘干河’,再走上一段路就到了。噢,那‘干河’雨天时可是大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