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修辞对联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考点一修辞课标与教材对修辞方法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判断常用修辞方法的种类并理解其表达作用;在交流和写作实践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顶真。其主要考查形式有:(1)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修辞方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误;(2)指出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运用修辞方法造句或仿写句段;(4)运用对偶的知识对对联。其中仿句和对对联是近年中考试题中集中考查的两种形式。修辞方法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拟写题。解答修辞试题,不仅要正确辨析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修辞方法,还要注意体会修辞方法在特定语境中的积极作用和表达效果,避免比喻不贴切、比拟不当、夸张失真和排比生硬等问题。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理解修辞及其表达作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它在句中或文中的具体含义或作用,不能只指出某类修辞手法的共性作用。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考点二对联对联,俗称“对子”,也叫“楹联”,多为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的“联语”。春节贴春联,节日喜庆挂门对、喜联,布置书斋厅堂常用警句名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一种民族文学形式,与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它利用汉语的特殊性来造句修辞,抒情寓意。要求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言简意深,含蓄隽永。对联考查的题型多与新闻热点、文学常识名著放在一起考查。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1.仔细读题,读懂要求。2.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3.字数相等,上下联某位置的词性必须相同。4.一般拟写成对偶句。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2010·烟台)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1)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恬.()静kàng________奋(3)运用下面词语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并用上拟人修辞方法。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近年来,将字音、字形、词语、句子、修辞等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考查的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做此类题,注意审清题意,不同的题目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里就第(3)题进行解析。通过要求,可以看出题目有三个要求:①用上“羁绊”。②运用拟人修辞。③语意连贯。句子要符合这几个基本要求,才算成功。参考答案:(1)躁燥(2)tián亢(3)略宇轩图书下一页上一页末页目录首页考点训练考点知识精讲中考典例精析(2010·济宁)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知识。从上联看主语是“手拉手”,一个主谓短语,中间是动词,最后一个词语是名词。从材料提供的信息看,“倾全部热情”要办好省运会,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