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人才的培养路径摘要:中国网络游戏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韩国的第二大游戏国。2007年是中国网络游戏取得飞速发展的一年,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05.7亿元,比2006年同比增长61.59%。IDC预计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将达262.3亿元。中国游戏市场蕴含着巨大市场潜能。游戏市场蓬勃发展,庞大的游戏玩家数量,蕴含着巨大市场潜能。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拥有网络游戏玩家6000多万,应运而生的网游企业达上千家。再加上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游戏市场的开发将出现井喷。面对巨大的游戏产业市场,无论是怀有资本梦想的风险投资公司,还是一般游戏开发企业都积极尝试。国家政府部门也将其纳入创意产业范畴,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游戏产业的发展。但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游戏产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需求量最大的是游戏设计、开发人才,面对高薪优厚待遇的条件下,仍是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尽管各种教育机构都在积极试水,培养游戏开发人才,但在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游戏开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然迫切。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游戏公司的发展瓶颈,也是我国游戏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培养数量合适、质量过硬的游戏开发人才,成为学界与业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关键词:游戏产业现状人才稀缺培养条件解决途径游戏产业属于虚拟经济,是消费门槛低,定位于大众化娱乐的新兴产业。电脑游戏行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与影视、音乐等并驾齐驱的全球最重要的娱乐产业之一,其年销售额超过好莱坞的全年收入。互联网的出现为电脑游戏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信息双向交流、速度快、不受空间限制等优势,让真人参与游戏,提高了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使玩家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发挥现实世界无法展现的潜能,改变了单机版游戏固定、呆板、与机器对话的状况。网络游戏的这些优势不仅使其在电脑游戏行业中异军突起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单机版游戏,而且成为网络业三大(网上金融、网上教育和网络游戏)赢利且利润优厚的领域之一。由此可见,电子游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即人与机器之间产生的一种关系)与模拟性(对现实世界或思维世界的模拟),游戏不仅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名族文化,也能促使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并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一、目前中国游戏产业的现状(一)经济发展方面2010年,我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以持续“逆势增长”的整体表现展示出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不仅成为带动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且成为出版产业新的增长点,形成了日臻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环境,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05.7亿元,比2006年增长61.5%。报告显示,未来5年,中国游戏市场还将扩大一倍。预计到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将达到262.3亿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9%。网络游戏运营公司数量从2003年的38家增加到77家,数量翻了一番还多,网游业从业人数也从3000人增加到6000多人,网络游戏开发人员约2300人,其中过半人员集中于盛大、金山、网易等大型网游公司。网络游戏运营人员约3000人,超过80%集中于上海、北京两地。中国游戏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后,游戏产业各项数值将领跑全球。而且不仅是数值,在游戏产品的内容和质量上也大大提高,这些在国产游戏对外挂、私服等各方面打击和政策的规范下,我国游戏产品将奔着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二)人才资源方面调查表明,目前国内的游戏专业人才缺口高达60万,同时,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据报道,去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80%。大学生的市场就业培训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前景。据悉,某游戏公司市场经理的年薪已达到26万,而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甚至出现有价无“货”的现象,“物以稀为贵”,60万的人才缺口无疑让网游人才变得十分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