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活动领域:艺术授课教师:张婕活动名称:歌曲《秋天多么美》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2、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巩固学习领唱和齐唱的方法。3、通过歌曲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会歌曲给人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1、《秋天多么美》的多媒体课件或风景图片2、棉桃、水稻、高粱的图片3、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感受秋天的美1、谈话引入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大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好吗?2、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多么美》或出示秋天的风景图片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美。二、学习歌曲1、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介绍歌曲名称师:你听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2、借助图片,幼儿和老师一同认识棉桃、水稻、高粱,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3、教师完整清唱歌曲,幼儿打拍子感受节奏。4、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5、请幼儿分段轻声跟唱。6、师幼完整演唱歌曲,并引导用轻松、活泼的情绪演唱,表达出丰收时愉悦的心情。三、巩固学习领唱和齐唱1、教师领唱幼儿齐唱。(教师唱前半部分,幼儿唱“来来来”的部分)2、一部分幼儿领唱,另一部分齐唱。四、寻找美丽的秋天师:美丽的秋天的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踩一踩、听一听,继续寻找发现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丽吧!(师幼在《秋天多么美》的音乐中离开活动室)延伸活动:1、在后续活动中,可引导幼儿尝试将歌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进一步感知秋天的美。活动领域:艺术活动名称:节奏乐《呱嗒嗒》活动设计:张婕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节奏所表现的内容,并能选择相匹配的乐器,培养幼儿初步的音乐感受力。2、进一步熟悉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并掌握它的演奏方法。3、培养幼儿遵守打击乐器的规则,并能与大家一起听音乐合奏。活动准备:1、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2、《呱嗒嗒》节奏曲谱一张3、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马)请小朋友骑一下你们知道马儿最大的本事是什么?(跑的快)马儿奔跑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呱嗒嗒)(二)欣赏乐曲,熟悉节奏1、师:对,马儿跑起来的声音很好听,还可以把它编成一首曲子呢,你们听一听是什么曲子?(《呱嗒嗒》)2、欣赏乐曲,师边出示乐谱,并随乐曲“嗒嗒嗒”地哼唱。3、复习节奏xxxx和xx及x-(个别幼儿练习、集体练习)4、提问:乐谱中的节奏哪些地方是表现马儿在轻松地散步?那些地方是表现马儿慢跑?哪些地方是表现马儿在快速奔跑?(xx表示慢跑x-表示轻松散步,xxxx表示快速奔跑)5、为不同节奏选择乐器,进一步熟悉他们的名称及演奏方法。(1)师:今天我们请几位乐器朋友来帮忙,你们认识它们吗?(2)出示铃鼓、碰铃、双响筒,进一步熟悉名称及使用方法。(3)请小朋友帮忙选择一下,马儿散步跑步时分别用这些打击乐器中的哪一种比较合适?请个别幼儿试敲。6、合奏:(1)告诉幼儿演奏规则,在每一小节出现乐器的卡片表示。(2)幼儿试着练习。(3)不听音乐合奏。(4)听音乐合奏。(三)结束部分:听音乐骑马到草地上活动。师:今天我们完成了为《呱嗒嗒》这首曲子的伴奏,完成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到草地上骑马去吧。活动拓展:在日常活动中可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乐器进行演奏,感受不同乐器合奏的效果,激发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活动领域:艺术活动名称:韵律活动《我的家乡在日喀则》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风格特点,感受跳藏族舞的乐趣;2、学习藏族的基本舞步,能积极参与学跳藏族踢踏舞的活动,并能随歌曲的节奏舞蹈。3、了解相关文化,鼓励幼儿尝试以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活动准备:1、课前请幼儿收集西藏人生活图片,了解民俗、民情、服饰特点;2、民族的服装娃娃.、哈达、多媒体课件;3、歌曲磁带。幼儿人手各一张红、蓝圆纸片,用旧毛线、彩色布条自制简单的西藏头饰,服饰等。活动过程:1、组织问好。(1)教师弹曲子,幼儿跟节奏拍手。(2)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3)律动:《手碗转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