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信息技术教育特色育陶研老校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序言中提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在这段话中,其中有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本着这两个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重点,我的报告题目是:展信息技术教育特色,育陶研老校创新人才。一、特色打造,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改革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管理,进行全面铺开又重点突破的瓶颈。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学校怎样让教师做到“教学做合一”呢?一句话,提高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学校为全校任课教师每人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31个教学班,每班安置“畅言,白板”系统。在维护和使用工程中,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教务部门安排督促使用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以各学科为主阵地,以各年级为主单位,开学初,在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时,精选那些既有教学经验,又懂信息技术的老师给予重任。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块“做”实了,后面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能合一。因为我校处于老龄化的教师较多,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起步早,虽然45岁以上年龄教师占比例大,但这些教师上进心较强,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一遍不行,两遍、三遍,如从培训到实践,甚至反复巩固才行。当然,也并非绝对,如“张少辉,汪剑华”等教师,他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教育这方面,每学期上公开课都会有所挖掘,有所创新。我校至目前为止,每位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能娴熟地操作并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白板、畅言相结合教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我校35周年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下学期,我校35周岁至45周岁的中年教师开展了“微课”大赛的活动,各赛课老师课题自选,课件自制,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评委由县学科组成员担任和参赛教师全员参与,最后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另外,县里开展的信息技术“典型课例”参赛活动,我校参与率很高,获奖方面最广。其中,曹呈峰老师的教育叙事《信息技术且用且提高》在2014年全县优秀电教九项评选中获三等奖,黄小花老师在2013年黄山市教育教学信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程兰老师获得2013年度市、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竞赛市级一等奖(传承发扬陶文化厚实积淀育人格),叶利辉老师获得2013年度市、县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竞赛市级一等奖(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秒的认识》荣获2013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类三等奖,在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荣获三等奖,余金玲老师的《浓浓乡土情》荣获2013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类二等奖,王小燕、郑全艳、程丽伟、潘海霞、洪明林、胡兰蓉、吴雪娟、凌七春、余笑红、王中原、王淑萍、倪咏薇老师在第十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优胜奖,郑海霞、宋咏梅、余金玲、柯铁兵、范青英、程谷老师在第十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优秀指导奖,郑海霞老师在第十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中荣获教师组一等奖,程兰老师为首批安徽省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库成员,吴雪娟老师的《识字7》荣获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应用成果展示活动评比三等奖,方正军、郑全艳、张少辉、曹锋利、汪静、凌云芳、潘海霞、刘永霞、张群华、张祝林、罗月萍、曹呈峰、程新民、程芳、吴萍、余珺、余笑红、朱守红老师在第九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小学组优秀指导奖,胡玛峰老师在第九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教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