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时,我们稷山教育也乘着这辆快车,呼呼隆隆的开始了她的旅程。作为基层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清楚每一个教师尽一切努力改变,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的矛盾、彷徨、艰辛,一点也不亚于刀山火海。不过,我们还是做出了些成绩,在朱局长的领导下,我们犹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我们的教育的希望是靠基层教师的热情活力爱岗敬业的激情来实现的。对于这个现实的问题,作为基层的我有这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一:鼓励是动力俗话说:‘人都爱听好话’。没错,老少男女,都喜欢戴高帽子。教育中提倡教师要用鼓励的办法,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同样,教师也是一名普通的人,也渴望有人鼓励他。教师是社会中的普通的人,有家庭、孩子、老人。有常人的悲欢离合,有世俗的七情六欲,有情绪中的喜怒哀乐。渴望能够在小有成绩时得到上司的赏识;在工作失落时得到领导的鼓励;在偶尔的失误里得到领导的宽容。如果这样的话,教师会在工作中洋溢着职业的激情和一颗感恩的心。二:物质是支持教师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精神高尚,物质贫乏。教师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吃穿住行都得花钱。上有老,下有小,很不容易。通眼世界,房子车子无缘。做教师得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及坚不可摧的意志力。“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名士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世外桃源的滋养。可惜现在连一块安静的沃土都没有。所以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也渴望和经济一同飞翔。“大锅饭”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历史证明是失败的,它的出现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彻底的击垮了人的积极性。所以,在我们教师的管理上,是不能有这种‘大锅饭’现象的。表扬先进的,鼓励上进的,奖励有贡献的。当然这都是要有经济做保障的。以上是我非常不成熟的想法,说的不合适之处,请领导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