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经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中作了初步的介绍。本节的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因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的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对其认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2.能解释共生的概念。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知识的重点与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教学方法的设计: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四、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师:PPT课件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五、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开始,从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入,开场白: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各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并作出各种设想。小组的代表回答:自然界中就可能会出现动植物的遗体堆积如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从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展开,自然引出课题。1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是的,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将是一个不堪设想的局面。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请同学们阅读“观察与思考”的有关内容,讨论真菌和真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事实上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活得如此之好,这与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是分不开的。就是它们对物质的有效分解,促进物质的循环,我们生活的世界才如此美好。提问:那么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呢?阅读和观察文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讨论之后回答: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于异养型生物。通过这样层层推进的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学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2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过渡:既然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那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利用课件呈示相应的图片标本以补充并把各类疾病分类归纳:人(扁桃体炎、猩红热、足廯、臂廯)提问:这与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关吗?细菌和真菌给农作物带来哪些危害?(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玉米瘤粉病都是真菌引起的)提问:细菌和真菌也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使农作物患病,那我们能否利用细菌和真菌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呢?如根据自己生活经验,举出所熟悉的细菌和真菌致人患病的例子,并试图分析某种疾病是哪种微生物危害所致。脚廯是种皮肤传染病,患者的脚奇痒,起水疱、脱皮、溃烂。阅读课后材料“以菌治虫”,小组进行讨论。了解利用细菌和真菌防治农业害虫的益处、优点及防治过程。部分学生回答:可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也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认识,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三、与动植物共生细菌和真菌能使动植物患病以外,细菌和真菌还能和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P68页仔细默读,找出关键词。指导学生看书,理解地衣是真菌和藻类怎样生活在一起的,理解共生概念。观察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说说豆科植物的根瘤的共生现象与地衣何不同,思考P69第1题,小组讨论回答,现在化肥生产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生物固氮”的方法来提高土壤肥力,以提高农作物的学生认真看书,并回答共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