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小Q》电影课程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组:肖灿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剧中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承诺、友情、爱护动物等情感价值。课前准备组织集体欣赏此影片。教师推荐《导盲犬小Q》带给你哪些感动?教学设计一、导入“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书中的经典对白,你是否还印象深刻?本周影片为大家推荐《导盲犬小Q》,在那个宁静的乡下,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展现呢?锁定佳片,去看影片如何诠释。二、解题1、影片简介《导盲犬小Q》改编自日本作家石黑谦吾的长篇小说《再见了,可鲁》,由朝鲜裔日本导演崔洋一执导,影片于2004年3月13日在日本上映。书中可鲁的生卒年为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据说,作者用了15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只小狗的传记。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故事,描绘了一条导盲犬的一生。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一向难拍,拍摄时用去了通常情况下五倍的胶卷。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单纯描绘动物故事的电影,而是一部讴歌生命以及活生生的存在者的命运的杰作。电影《导盲犬小Q》3月13日在日本公映,一周后得到了98万美元票房,更以58,070的平均院线收入打破了日本本土票房史上的历史记录[8]。上映3个月后累积票房高达21亿5千万日圆,观众人次超过175万。同年8月在香港上映,首映4天突破400万港币大关。获奖情况: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提名)。2.一句话评论在日本影坛,《导盲犬小Q》被誉为一颗重磅“催泪弹”,这条有情有义的导小q盲犬可以说席卷了整个亚洲影坛,成为一只感动了一亿亚洲人的狗。(新浪娱乐评)本片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真挚朴素的情感来打动观众。虽然有部分剧情略显唐突,但依旧不失为一部上佳的生活小品,电影结尾用动画片来总结整个故事的设计更是奇妙而富有创意。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对小狗的面部表情以及一些拟人镜头的细腻捕捉。(网易娱乐、搜狐网评)这部感动亚洲一亿观众的影片所传达的人与狗的亲情令人动容,小Q也让人印象深刻。它从出生时、嬉戏时,就像是一个被给予期望的孩子,被家长关怀呵护着,这份深情令人非常感动。(凤凰网评)3.剧情简介导盲犬可鲁(小Q)为中年失明的渡边先生服务,经过一番磨合后终于成为最佳拍档。两年后因渡边患上肾衰竭被送回训练中心。小Q在渡边去世后做导盲犬示范表演时,被寄养家庭的“养父母”仁井夫妇接回家中,但一个月后患白血病去世……三、观赏正片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四、深入探究讨论:《导盲犬小Q》带给你哪些感动?影片的开始就是温馨的画面,几只小狗嬉闹在一起,无不展现着世界的美好,无论是在出生的家里还是在收养人的家里,始终洋溢的是温馨,甜蜜的让人不忍心去破坏,影片就在这种淡淡的基调中不紧不慢的行进下去。一直到遇到了渡边先生,影片才显得有戏,渡边先生的固执,他这种固执是特有的,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也许就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唯有手中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就像我们睁着双眼很容易单脚站立,但是当我们闭上双眼的时候却难以维持。渡边先生也是如此,他只相信所有在手中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盲人手中的东西不会太多,他们太不容易相信周围了,一方面是由于内心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因为所有的物质化的东西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长久的依赖性让渡边先生难以接受新的东西,对于小Q也是如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慢慢的开始接触到了小Q,但是这并没有让积习已久的思想发生多大的改变,最终渡边先生因为受伤而进入了医院,开始接受导盲犬培训。内心的固执让渡边先生一方面难以接受导盲犬,另一方面除了他没有毕业而刺激了他的内心也让他开始慢慢的接触了小Q。小Q的忠诚,小Q的善解人意一次又一次的融化了渡边先生的内心。小Q已经取代了渡边先生手中的那根导盲棍,成为了新的心灵和肉体的依靠。因此渡边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小Q是他的,为此会对儿子发脾气。只有他才能支配小Q,也只有小Q能够给于他信任感。这方面影片处理的很恰当。当渡边先生最后一次来到小Q的身边的时候,最后一次给他套上“装备”让小Q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他们只是走了三十步。然后突然转入渡边先生去世,影片转的有点突兀让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