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政治新课标1卷主观题解析第38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分析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的作用,财政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这个题目考察的主题是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那么材料一,2014年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的预算不得支出。这是预算法的新修订。那么这就进一步约束了政府对我们强调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相关的情况。第二个自然段,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决定,财政部发布了进一步财政预算执行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对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材料一,结合可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强化预算管理,这一问分值是12分。这是非常经典的题目。2015高考政治新课标一的提问是在考察我们对实时热点的了解,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战略。对于全国卷一来说,在这一块,以必修的形式考察依法治国这个知识点。这是非常好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所说的财政预算,背后涉及到就是预算法。那在这里面进一步体现的就是政府到底如何在这里面按照预算法来行政,政府如何在这里面真正遵循预算法,做到依法行政,这是本题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接下来是本题的问答,结合材料一与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12分。我们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在这里应该抓住的,大家看到的非常清楚。我们知道对于生活题来说,抓住主体很重要,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应该做什么,政府如何强化预算管理。我们知道在高考中,措施类题有一个问题,就是必须答的很具体,措施类题答的很具体,答的很接地气,确实要起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这是我们措施类题的特点。本题还有一个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和材料的融合。我们来一步步进行分析。第一题,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也就是在这里面,人大审批通过预算,政府必须去执行,原因很简单。背后的知识点就是我们所说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所以人大审批通过的东西,政府必须去执行。如果在这里政府不去执行人大的审批过的东西,那么就不符合民主集中制。第二题,完善预算和管理制度体系。那么在这一块在材料体现得非常好,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这里面是怎么说的。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支出通知,一个决定,一个通知,都是我们所说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第三题,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这个很有味道。答案涉及的知识是依法行政。毫无疑问,这个题目考察知识默写的嫌疑太重了。作答的时候,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时,在这里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真正地融入在题目中了。这非常简单,这就叫做措施类题。第四题,大家看到,我们如何继续强化预算管理?通过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的监管。大家在这里看到,上面我们特别说到的一个问题,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经过批准才能支出。为什么法律有这样规定,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私自调整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人没有按照预算随便花钱了,我们所说的法律规定,这个法律规定出来了,不见得能够落实下去。那么在这里我们强调,我们最后说,地方各级政府对预算法进行积极的落实,对于法律的落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监督和检查。监督和检查,是我们所说的落实贯彻法律非常有效一项具体措施。所以在这里大家看到,我们答的第四题,通过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注意,这个地方是对预算进行监管,这个地方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执法检查。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本题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是行政机关,而我们执法检查由谁去做,我们执法检查应该由我们人大作为立法机关去做。在这个时候,政府是行动机关,不能直接做执法检查,在这个里面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监管,这叫政府的监管。看最后一点,这种监督不仅仅是政府内部行政监督,更重要的是让外部进行监督,也就是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