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可见习惯的重要性。作为老师,家长,应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任。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30厘米左右,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学生也不例外。古人常言道:“字如其人”。的确,要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就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三、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四、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习惯⑴、师生合作⑵、生生合作⑶、群体合作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造成的。六、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⑴培养学生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习惯⑵.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学生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成了老师的老大难。责任并不完全在学生,需要家长协助。帮助他们安排时间段,第一个5分钟完成什么,第二个5分钟完成什么……持续练习一星期后,把时间段延长至10分钟。这样不断地逐步地连续增加孩子独立学习的时间,并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和孩子沟通,对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就会大大提高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能力。七、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中高年级课程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需要学生课前充分地预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怎么办要培养孩子读课外书,家长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读,并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在课外书中找到答案,再给孩子以鼓励,形成一个互动的环境.这样慢慢的就会培养起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一,督促.孩子毕竟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孩子比较听老师的话.我觉得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由老师安排孩子读适量的课外书.二,引导.现在的孩子和家长小时候的情况不一样了.家长和老师都要揣摩孩子心理,了解学生特点,然后科学引导,让孩子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三,激趣.为了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先推荐一些有趣的漫画,好看的武侠等书让孩子看.或有意识的让孩子看一些由小说,童话,寓言等改编的电视剧,给孩子讲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等,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然后把原著推荐给孩子看.如何让孩子学会节约为了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我进行了以下尝试:一、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钱。要让孩子从小懂得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怎样正确地对待钱财,尤其让孩子明白不义之财绝不可取的道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应联系实际生活给孩子讲解,通过一些事例来认识钱。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跟他专门讨论钱的问题。二、教孩子学会花钱。孩子消费行为是由被动逐步走向主动的,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教孩子买东西,如何用钱,如何找钱,如何选择物有所值的物品。教孩子把钱保管好,防止丢失、被窃。随着年级升高,要让孩子学会先认真思考再花钱,而且逐渐养成习惯,避免盲目消费。三、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会孩子在存钱、用钱的过程中,培养节俭的好品质。四、教育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花钱要看支付能力。即使家里很有钱,也要坚持前述的三条标准。五、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工厂、农村的生产劳动过程,参观书籍、报刊的印制过程。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孩子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