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核心考点归纳核心考点归纳阶段质量检测阶段质量检测单元脉络梳理单元脉络梳理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与发展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因素,有利于中国现代化。(2)从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诞生和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这就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使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先进阶级的领导。另一方面,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这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的基础——自然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不断传播,冲击并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1.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进步阶级,却没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根本上是由于()A.抵制洋货运动不彻底B.封建势力的阻挠破坏C.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D.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妥协性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斗争虽然具有革命性,但也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答案:D图中的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演变过程:①是自然经济,②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③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最能体现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③,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体的发展态势为:(1)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模式,伴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而形成,长期以来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近代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趋瓦解,直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封建土地所有制才消失。(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伴随列强的侵略而来,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涌入,随着列强侵略的加深,呈日渐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日本和美国的资本一度形成独占局面。外国资本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力扶植地主阶级、买办阶级,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共中央政府接管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而消失。(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短暂快速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有所发展、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解放战争期间的日益萎缩的曲折历程,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把它们变成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4)国民政府建立后,逐渐形成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借助政治上的优势压制民族资本,在国民政府后期极度膨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中央政府采取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把它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学习了《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D.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解析: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三座大山”是指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1927年后,故B项表述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