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運動、火山和地震蔡雪花2003/12/09造山運動出現於聚合性板塊邊界(1)山脈加高增加侵蝕速率(2)侵蝕下來的沉積物形成平原、三角洲例如:嘉南平原、恆河三角洲喜馬拉雅山(1)是歐亞板塊與印澳板塊碰撞而成(2)屬大陸型地殼撞大陸型地殼P.33聖母峰聖母峰喜馬拉雅山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輕的山脈台灣(1)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而成(2)屬大陸型地殼撞海洋型地殼(3)中央山脈及其以西的地區屬歐亞板塊(4)海岸山脈屬菲律賓海板塊火山岩漿生成與板塊相對運動的關係:(1)板塊分離處,受張力,岩漿湧出形成火山岩為玄武岩。(2)板塊隱沒處,受擠壓力,岩漿湧出形成火山岩之安山岩。(3)大陸地殼在地下深埋而熔融,慢慢冷卻形成花岡岩。火成岩與岩漿來源型態主要岩石礦物顆粒大小板塊分離處玄武岩小板塊隱沒處海洋地殼沉積物安山岩小大陸地殼在地下深埋再熔融花岡岩大火山噴發方式與岩漿的化學性質寧靜式岩漿二氧化矽含量低,鐵鎂含量高(玄武岩質)黏稠度低、流動性大,氣體容易發散。形成坡度低緩的台地(澎湖各島嶼)。例如:冰島、澎湖群島澎湖群島-桶盤嶼爆炸式岩漿二氧化矽含量高形成的火山為錐狀(印尼火山、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富士山)岩漿噴出時挾帶大量氣體形成爆炸式噴發。岩漿黏稠度花岡岩質安山岩質玄武岩質維蘇威火山富士山岩石依形成過程分為三大類火成岩(a)火山岩-岩漿在地表凝固,礦物結晶顆粒小例如:玄武岩、安山岩(b)深成岩-岩漿在地下深處凝固,礦物結晶顆粒大例如:花岡岩玄武岩安山岩花岡岩岩石沉積岩-岩石碎屑膠結而成或化學沉澱例如:礫岩、砂岩、頁岩石灰岩、鹽岩變質岩-岩石於高溫或高壓下,其中之礦物成分,再結晶、重新排列例如:石灰岩大理岩頁岩板岩沉積岩礫岩砂岩頁岩大理岩泰姬瑪哈陵泰姬瑪哈陵板岩千枚岩地震是如何發生的?板塊運動和火山活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發生斷裂或錯動。瞬間釋放巨大的能量,產生地震波。震波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地震全球地震帶與板塊交界帶幾乎一致地震週期小地震多有助於釋放能量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鄰近有哪些國家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規模根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來區分1、釋放的能量越多,規模愈大。2、同一個地震規模只有一個。例如:921大地震在集集所測得的規模7.3在新竹所測得的規模也是7.3。3、台灣所使用的為芮氏地震規模4、規模不加單位,數值可以有小數點5、地震規模小於5.0是小地震,介於5.07.0是中度地震,7.0以上是大地震。6、地震規模8.0所釋放的能量是規模7.0的32倍,是規模6.0的322倍。地震強度根據地面震撼或破壞程度來區分,簡稱震度1、震度加單位---級,數值為整數2、中央氣象局地震強度分級:(0~7級)3、同一個地震,因地區、岩層不同而有不同震度例如:921大地震各地震度集集7級;竹北6級;宜蘭6級中央氣象局地震強度分級震度名稱0無感地震有感地震1微震2輕震3弱震4中震5強震6烈震7劇震1999年921地震震度分布震源深度震源:地震於地底下的發源處震央:震源在地表之垂直投影震源深度:震源與震央的垂直距離★若地震規模相同,震源深度較淺者,地面的破壞程度較大。震源、震央、震源深度等震度曲線圖由震央向外每隔一個震區震度會降1級若等震曲線縮成一最小封閉曲線,封閉曲線中心處即為震央。地震頻繁的台灣台灣地區的地震活動以花蓮、宜蘭一帶最為活躍。另西部地震帶的地震大致集中於新竹、台中一帶及嘉南附近。雖然西部地震頻率不及東部高,但歷年所造成的災害遠超過東部。震央分布圖震源剖面圖防範對策平時的防範對策1.地質、建築物的安全2.固定家中物品及傢具3.平時樣成隨手關好天然氣、瓦斯開關的習慣。地震時1.千萬不能在震動中奔跑到外面或者使用樓梯或電梯2.立即熄滅火源3.保護自己不要被掉落物品擊傷1995日本阪神地震例如:一、民國24年新竹台中地震的等震分布圖1.由圖可知震央在陸上2.有關此次地震的報導,下列何者正確?3(1)震央深度5公里以下(2)台南地震強度2.5級(3)有感地震遍佈全島(4)台北規模7.1。3.(A)新竹(B)台北(C)花蓮(D)高雄:以上四個城市震度由大到小排列ABCD4.恆春測得規模等於台北規模二、1999年9月21日凌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