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图文结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品质,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一、质疑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画家和牧童(“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2、教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相机板书:大人小孩画家牧童画画放牛)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品析感悟,积累语言1、教师:课题中的画家指的是谁?(戴嵩)课文是怎么说的?找出来读一读。2、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1)、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画家的朝代和名字。)(2)、“著名”是什么意思?(很有名,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其影响力非常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说著名的歌星、著名的作家等。)(板书:著名)(3)齐读这句话。强调“著名”一词。3、教师:课文从哪些地方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画技高超呢?4、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画技高超的句子。5、全班交流。(1)、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①、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种画法。②、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戴嵩画得怎样?(画得很好看、画得很用心、画得很熟练、画得又快又好)③、教师:他画得很用心,很熟练。他画得又快又好,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④、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2)、教师: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怎样?(纷纷夸赞)夸赞的意思是什么?(夸奖称赞)人们是怎么夸奖称赞的?(3)、出示: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①自由读,在句子当中找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②教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③有感情地朗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④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还有很多人,如戴嵩的朋友、官员„„)出示插图,了解插图中的人物,想象一下,其他人会怎样夸赞这幅画,说一说。⑤这么多人称赞、赞扬戴嵩的画,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纷纷夸赞)⑥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⑦学生夸夸这幅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⑧教师:看,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这就叫“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4)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①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没有不、争着、大价钱)②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③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呢?(5)有感情地齐读第1—4自然段。三、评价人物,体会品质1、教师:当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画时,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2.出示:“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1)、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画错啦,画错啦!”)为什么说“像炸雷一样”?(这句话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牧童的话令所有的人感到震惊。)(3)、理解“呆”,表演“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想什么?3、教师: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呢?我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就知道了。4、自由读第5、6自然段。5、课件出示两牛相斗的视频,学生观察得出结果。6、齐读课文。7、教师:是啊,要想发现别人的不足,必须建立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板书: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8、教师:当牧童当众指出戴嵩的画的错误时,戴嵩怎样?(谦虚)(板书:谦虚)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谦虚?(学生自由回答。)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