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武功县西源中学龙迎娟摘要:导学案,是将教案与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导学案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才能使教学案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关键词:导学案;编写质量;课堂使用;使用效果;正文: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学案”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师进行角色转换。它要求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位置让给学生,走下讲台,入到学生中去。导学案教学是指在上课时,老师和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篇导学案,课前学生按导学案预习,课上老师按导学案教,学生按导学案学,课堂笔记在导学案上记,课堂练习在导学案上做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既是教案,也是学案,它将课前预习、新课导学、当堂检测、总结提升、学习评价和课外作业等教与学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到一起,大大提高了常规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那么在利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真正做到以学案为载体,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能得到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做到导和学的和谐发展,下面结合我们开展“导学案”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物理授课利用“导学案”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一、“导学案”的编写质量是根本“导学案”的编写是由集体分工协作完成的。编写过程就是控制编写质量的过程。开学前,备课组成员就讨论出一学期的进度,安排调整好教材,并把具体教学内容细化到每一节课。本着老教师少承担,年轻教师多分担的原则,均要求在规定时间提交初稿。初稿要求所有备课组成员研究教材,研究学习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复习和预习的问题,研究如何更自然引出新课,研究适合学生的例题和练习题且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然后备课组认真讨论,再返回修订。修订后,再由备课组长把部分不成熟导学案分配给经验较丰富的教师逐行修改,再返回编者修订。初编者、校审者均有署名,最后经备课组长确认交印。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统一。在使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内容和题目进行改编和删减,但要求做好记录,在下次修订时做好反馈。一份合格的导学案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提供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和自我评价的材料。综观备课组已编写的导学案,基本上都达到这些要求。二、“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是关键“导学案”有学习目标、课前准备、新课导学、典型例题、总结提升、学习评价、课后作业七部分。具体使用时,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学习目标和课前准备这两部分,而新课导学、典型例题、总结提升、学习评价则是在当堂课上完成的。学习目标。这一栏明确了这一课的学习重点及难点。(2)课前准备。这一栏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对教材整体感知,圈划出知识点,对这一课的简单练习试做。(3)新课导学。这一栏是学案的重点,是“重中之重”。要求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探究建立模型,从而获得新知。(4)典型例题。这一栏是对新课导学的巩固。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分析,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解答;同时教师随时注意学生解题情况,及时反馈。针对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地方要详细讲解。(5)总结提升。这一栏是包括学习小结和知识拓展。(6)学习评价。这一栏是首先是学生对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的自我评价,然后是5分钟(5道小题)的当堂检测。本课当堂检测练习就是针对两类解三角形问题出的5道题进行巩固性练习,并当堂批阅,通过检测达到巩固消化已学知识,加强教学反思,做到“堂堂清”。(7)课后作业这一栏留到课后完成,于晚修时收齐,教师在批改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检查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情况,第二天课堂上还可以及时反馈情况。“导学案”是全年级统一的,但由于每个班级的情况都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