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适的方法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又有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从案例中我们知道,王老师具有典型的冲动性的个性。这种个性的教师容易出现爆发性的激情,如在顽皮学生给青年教师取绰号或在某些方面冒犯教师的时候。有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不顾师德,失去理智地重重体罚学生。有这种冲动性倾向的老师在教育管理班级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定,幼稚,意气用事,缺乏耐心,不能自制。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产生坐力不安的感觉,处处小心翼翼,缩手缩脚,生怕哪里犯错而遭到严厉的惩罚。学生的心理常处于紧张状态中,注意力难以集中,接受知识时思路容易断层。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畏惧又反感,抵触情绪很大。调适方法:一、加强自我学习具有冲动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都必须加强自我学习,并通过工作实践积极加以内化。这样,掌握真,掌握善,掌握探求真与善的方法,就能够明了事理,与人为善就能够辨证地看问题,增强自制力,实现通达的人生境界,最终建构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良好个性品质。二、加强自我反思反思是指回忆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缺点。经常反思能使教师对自己个性的长短处、优缺点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反思是一种主体式的自我教育,理性反思能调动教师对自己不良个性的醒悟,引导和规范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三、要学会“合作”合作应成为教师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条件,合作也正是个性品质优良的青年教师理应具备的。通过合作,既能优化教师的心理结构,又能对教师个性产生潜在的推动力,还可以达到个性互补的目的。教师个性千姿百态的结果必然要寻求在合作中实现个性互补。个性互补,主要指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气质、性格互补以及个性心理倾向方面的需要、兴趣方面的互补。要与人为善,向同事虚心求教,在合作中求得个性互补,逐渐形成“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四、进行心理咨询具有冲动性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性子急,嗓门大,要他们变得温文尔雅是很难的若能在其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鼓励他们扬长抑短,保留豪迈、刚强、正直、勇敢等个性品质,去掉急噪火暴的不良个性,那就会给人以强健、阳光之感,学生当会刮目相看。预防策略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贯一生,生命才有意义,才能形成健全的个性。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社会、人生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持正确的态度和认识,采取适当的行为反应。对心理冲突和挫折有耐受能力,保持良好的个性。二、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教师在其个性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条件的限制,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与冲突,产生心理挫折,若这种冲突解决不当,将严重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形成一系列个性心理障碍,形成不良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个性修养,依靠自我调适的作用来影响个性的成长,努力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以此付诸社会实践,切忌对自己过分苛求,而应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机能经常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也为追求下一个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在从事业余爱好中发展个性业余爱好广泛,可以使人在寂寞孤独、烦恼抑郁时,通过自我娱乐防止心境的压抑,使身心获得有益的休整和放松。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可以使人感到充实轻松愉快,心情舒畅。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使个性健康成长。四、在群体生活中体验自我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教师应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与集体中的其他成员交往和联系,特别是志趣相投的同事、朋友在一起,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并从中得到启发、疏导和帮助。这不仅可以使人增进理解,开阔心胸,还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使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大大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感,从而保证个性的健康发展。